杨乐
(海南省洋浦中学,海南578101)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成为了每个学校基本都会配备的硬件设施之一,而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结合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成为了各科教师都必须学会的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对初中生物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初中生提供更多的生物知识,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本文从课堂内外信息技术的不同使用方法出发,对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生物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与各位教师一起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作为学习生物的起点,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基础,让学生正确的对生物进行认知,为学生日后的生物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生物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传输,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认知和实验能力。同时,现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下,素质教育的提出让学生生物素质的综合发展成为可能,想要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就需要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知识以更加合适的方式重现于学生的眼前,开拓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更加容易对生物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完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合理课外任务分配,运用软件高效沟通
信息技术的发达,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以往的生物学习是被禁锢在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在课上听教师讲解和课下到教师办公室寻找老师来解答之外,没有其余的方法,能够与教师进行联系,导致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解决不及时而导致生物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这种无法及时解答的问题,越积越多,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混乱,在请问教师时理解没有那么迅速,糊里糊涂的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无法针对性的对知识进行了解,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不管是师生之间还是家校之间,高效沟通已经可以通过终端来实现,各种聊天软件的存在,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对课堂知识进行重复记忆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质量。
对于现在的教学而言,教师的课件分享,上课视频的查看,课下作业的布置,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完成沟通。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理解和记忆。而微信群,QQ群,邮箱等的使用,又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任务更加清晰明显的交代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拥有条理清晰的作业逻辑,从而对生物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信息技术的存在,让教师能够更迅速地收集到更多关于生物教学的各种识,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基础条件。
二、化抽象为具象,动画展示重难点
生物是一门从微观到宏观的学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许多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世界和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直接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进行讲解的,学生在脑海中进行随意想象,很容易会产生教学脱离的问题,学生的理解完全不在教师的教学范围之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或者直接学习到错误知识的产生。信息技术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将教师的思想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通过制作PPT电子课件的形式,将自己想要讲解的无法言说的各种概念和知识,通过动画短片的形式表现在学生的眼前,化抽象为具象,让学生通过动画观看不同的生物技术概念和重难点并理解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
比如说在讲解血液循环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血液循环的动图让学生理解肺循环和体循环的不同之处,对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不同作用进行记忆,或者也可以播放《工作细胞》这个将人体血液循环拟人化的动漫,通过动漫中的讲解和教师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时各个不同血液组成成分的作用,并通过剧情和不同人物的组成,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导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体掌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凝聚于课堂之中,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以往的课堂导入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性思考并带着疑问,对课堂内容进行探究。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有一定的要求。刚刚接触生物的初中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生物思维和生物知识框架,对于未知的生物知识探索能力,实际是比较弱的。这就导致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教师的问题,而产生教学过程的偏差,使教学效率降低。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更能够以多姿多彩的视频音频或其他形式,形式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让初中生认识到生物课堂的奇妙之处,从而更加认真地进行生物学习,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
比如说在学习生命的世界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两段不同的视频,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生命的存在和概念进行理解:一段是宏观世界下,猪笼草的捕食和含羞草被触碰后将叶子聚拢起来的过程,另一段则是微观世界下的种子发芽的镜头视频和鸟在呼吸过程中的身体器官运动变化,这些都是生活中切实存在而学生没有注意观察过的,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接触形形色色的大自然生物,感受其中的生命力,从而对生命的存在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四、实验再现,引导学生探究
而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教学内容就是生物实验。实际上,生物知识大部分都是从实验中总结探索得来的,如果能够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再现和操作,学生的课堂收获可能会更多。但是由于学校和课堂的限制,一些生物实验只能存在于教师的言语之中,无法让学生对其进行亲眼观看和亲身实践,导致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而如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对各种实验进行深刻的认知,从而完成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寻找即将要讲解的生物实验操作视频,对其进行观看和标注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实验的不同变化和操作步骤,并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刻记忆,从而理解不同生物实验的发现和原理。
比如说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这个现象,也是通过实验来发现的,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视频,并通过放大,暂停,等等操作对整个过程中的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组织变化进行强调和再现。在播放视频的同时,用自己总结性的语言将实验步骤和发生原理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深刻的联想记忆,并了解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器具及操作方法。
总体来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的教学课堂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可行的。当然,运用方法也不仅仅只有上述提到的几种,也希望各位初中生物教师能够更加积极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总结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经验,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再添助力。
参考文献:
[1]白龑.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
[2]李伟.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5)
[3]何宏.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生物教学[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