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雪花
[导读] 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张雪花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第一小学,广东 五华 514441)

【内容摘要】: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学会倾听,培养学生有礼貌地进行口语交际,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生  教学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在特定的环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的语音手段,面对面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大多研究的成果表明小学阶段的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因为识字和认字,因此而脱离口语,孤立地教学书面语,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它与阅读,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学生不会说完整的话,说话越来越简单,一般三句以上就不会说了,能说一分钟以上话的学生很少,并且说话不条理,缺乏逻辑性,而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学习环境来看,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要素构成,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可从目前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看,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但由于课程内容重且难,考试压力大,真正用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很少。而学生的业余时间也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类补习班占据,很少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自然也就缺乏口语交际的机会。再加上社会环境中语言污染严重,形成了不良的导向,如网络语言的杂乱就给学生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而许多孩子也存在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差、自卑、胆怯、顾虑、紧张,这些都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小学语文进行口语交际教育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对能力,以此提升孩子们的交际素养。交际素养以交际能力为基础,主要指交际的情感、态度、口语。这些目标应该渗透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项具体目标之中,而不是孤悬在口语教学各项目标之外。素养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养成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尊重他人的习惯,尊重他人的表达,做一名优秀的倾听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小学生口语交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头言语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那么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有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我,就在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创设具体的交际情景
        情境创设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
首先,创设的情境必须真实,有意义,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要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其次,创设的情境要注意趣味性,如可以通过游戏,角色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最后,情感的创设还应有一定的人文内涵,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充实,精神世界得到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沉着,乐群的健康性格。
           二、善于挖掘课内资源的多元化
1.交际方式的多元化
在口语交际的行为方式中具体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陈述,使令,发文,应答,招呼,表态和宣告。在新课程标准中列出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有倾听,复述,转述,讲述,讨论等形式。那么教师就可以去选择最常用的几种交际方式来作为教学方式,很多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中循序渐进穿插交替进行。无论选择哪种交际方式,只要能够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可以。
    2、交际内容的多元化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这些课文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和思维训练隐含其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复述的要求,可利用形象的图画、直观的板书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会议内容,从而降低复述的难度。复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将课文复述给家长听,将叙事的文章编成小故事,在班上举行故事会、表演会等等。
另外,可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
三、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提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们有理由认为口语交际的培养,不只是口语交际课的责任,语文课的其他课型,甚至其它所有的学科,学校,班级的日常活动,以及其他任何真实的交流情境都应该对这一学习有所贡献。换句话说,不仅语文教师,还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如主任,校长,甚至学校职工,以及家长都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负有责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认识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灵活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潜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站稳脚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开展下去。口语交际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要持之以恒,有不必扬鞭自奋蹄的求索精神,只要坚持努力,我们必将迎来口语交际教学绚烂多彩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包南麟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4期。
[2]李霖. 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曹莹 小学语文交际教学实施策略[D]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