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珠钦
[导读] 初中生物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这一片面、单一的目标。
        王珠钦
        仙游县城东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现状依据全国教学情况与教育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形势,在多数地区仍存在生物课程忽视实验内容的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教学的实践者,教育的主体即教师入手,初中生物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学习成绩这一片面、单一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引言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知识信息探究处理能力。生物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其知识的展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的。因此,实验教学对生物学科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准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各个阶段的教师都开始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从这一层面来说,教师就需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的生物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主动地对实验知识进行探究,从实验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学生实践,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落实到课堂,生物课程也不能例外,知识的作用不是用来考试的,而是帮助学生发展的,在未来能让学生依靠的法宝,其最终的发挥空间是生活与社会。而对于生物课程,实验能很好的展现这一内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材料往往是取之于生活,比如酸奶,植物根茎,空气等,这让学生明白生物课程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生物知识可以运用于生活,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挖掘学习生物的意义。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物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生物实验课程也是生物课的一部分内容,对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生物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将生物实验课程看作是生物整个初中生物课的理论补充。所以很多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都是应付了事,学生仅需要遵守生物实验课的课堂纪律,然后按照教师的实验过程演示完成整个生物实验就可以,所以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低。
        (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故步自封、观念陈旧,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进行生物教学,对于一些该用实验来开展的教学内容,仍然采用讲授和板书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即使在实验教学中,其教学形式也基本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掌握一些生物知识,但无法培养综合能力。
        (三)、初中生物实验课课时比较少
        现阶段的初中生物实验课不仅不受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方面也没有给予初中生物实验课足够的重视,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大部分生物课时都安排给了生物理论课,很少安排给生物实验课。并且生物实验并不是很容易进行的,一个生物实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是生物实验课课时比较少、时间比较紧张的原因之一。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提高生物实验重视程度
        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这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需要提高自己对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初中生物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课时,协调好这两个模块的教学时长,为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时间保障。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改变生物实验课是理论课程补充的看法,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实验素养,以便能够为学生带来科学正确的生物实验教学。最后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是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唯有学生从心底认可生物实验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有效提升。
        (二)、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动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中,一些实验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若学生不能静下心来,严谨地执行实验的操作,就很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初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力较弱,很容易在实验过程中感到厌烦。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兴趣,初中生物教师在布置实验任务时可以参考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创设相关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生物实验。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这一实验。由于植物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萌发的过程需要学生耐心、仔细地观察,在进行这一实验前,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科学家事例,让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静下心来慢慢观察实验的过程。
        (三)、增加实验课程,引导学生操作
        根据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标准,生物实验课程不可省略,不能占用,所以适当增加实验课程,保证充足的实验课时是学好初中生物的前提。初中实验课程大约为25节,但据调查统计,能上满25节实验课程的学生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会消耗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并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看待生物课。实验课程是生物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增加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树立实验与生物课关系的正确认知。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实验器材的使用,而且从植物实验到动物实验,从研究人到研究环境,这样的渐进过程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扩展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素质的培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实验课堂
        在21世纪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技术、电子白板、投影设备等已经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的频繁。多媒体具有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可以将抽象的实验知识,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可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将实验知识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授《生命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灿烂的太阳系、色彩绚丽的银河系等,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然后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米勒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了解,对实验结果进行探究,打破实验教学单一刻板的局面。
结束语
        根据初中生物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正常开展,它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一名初中生物教師必须要重视起来!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是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龚小华.共同进步,相互合作——谈谈初中生物实验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学[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08.
[2]骆梁梁.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趣味性的策略谈谈[D].河南大学,2018.[3]岳荣.试论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0):69-70.
[4]陈舒,宫磊.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37-139.
[5]王志红,任瑞芬.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初探[J].科技视界,2017(16):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