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   作者:谢弦
[导读] 思维导图作为新兴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在不断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谢弦
        贵州省石阡县聚凤仡佬族侗族乡小学 555106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新兴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在不断实践中已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仍有许多教师对该工具知之甚少。本文首先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及应用于教学中的作用,接着分析其在小学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小学英语教师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作为非母语学习者,小学阶段的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会有陌生感,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开口说英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带领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及语法知识后,再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根据人的思维特征而提出的思维模式。它以一个主题或中心词语展开,再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向外延伸,形成一张放射性网状图。学生可以通过手工或电脑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可以结合文字符合图片等作标注,最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教学中的作用
2.1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串联起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信心。
2.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方法,即可让学生自行探究总结。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书本重难点进行梳理,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锻炼逻辑思维
        当学生学完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学过的知识在脑中整合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绘制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具体重现,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究策略
3.1在单词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许多学生在识记单词的过程中会产生困惑,通常表现在组成单词的字母记忆混乱,无法将单词与其中文意思一一对应,从而导致学生记背单词困难。通过死记硬背记下的单词,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针对该现象,在小学英语课程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
        如在学习“Face”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卡通人脸的图片,以人脸图片为中心,向外延伸,分别一一对应图片中的部位写出本节课要学的“eye”“nose”“mouth”“face”等单词。再如,学习动物的单词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动物卡片的教具,在实际授课时,先以“animals”为核心词,再将“dog”“cat”“tiger”“bird”等单词作为分支,每个单词旁边贴上动物卡片一一对应,便于学生识记与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说出该声音是哪个动物发出来的,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让抽象单词具体化,形象化,不仅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


3.2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英语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培养英语语感。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阅读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有利于学生更加理解文章内容,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在阅读中理解单词的意思,积累句型及语法。
        如在学习新起点五年级上册Unit2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首先将“teachers”作为核心词,再分别以“English teacher”“art teacher”“music teacher”三个词为分支,最后围绕姓名,外貌,兴趣爱好展开作延伸。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更加熟悉,理解更深刻。
3.3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小学阶段写作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等,写出的小短文不尽人意。课改后,加强了对小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在小学高年级每单元课文后加上小练笔环节,让学生结合该单元所学,进行写作训练,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单词及重点句型。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以作文题为核心,思考围绕该题目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叙述。比如,在五年级上学期的“My favourite animal”写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favourite animal”为导图核心词,再以“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词作延伸,开头可以通过介绍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来写,中间部分围绕“appearance”“home”“food”展开描写,结尾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再行写作会流畅许多。
3.4在复习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进入复习阶段时,学生面对多且广的知识点,很容易出现记忆混乱或遗漏知识的现象。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将看似杂乱无序的知识,重新按目录顺序进行梳理,每单元的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将思维导图复杂化,可先将所学知识归类,再针对每一类别作梳理。比如复习单词可以根据“animals”“foods”“fruit”等为中心进行延伸,一一列出相应单词;总结方位介词用法时,可以以“表地点的介词”为核心,“at”“in”“on”为分支,再分别结合具体短语举例延伸。学生通过不同类别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对于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束语:
        总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能力,提升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青青.有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8(2):66.
[2]曹伟.借助思维导图促进中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研究[A].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8(2):25—27.
[3]杜蓓蓓.以图启思——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