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肖慧
[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学工具和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肖慧
        福建省顺昌县第二中学      3532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学工具和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特点,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多维度呈现立体模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应用,能够为学生展现不一样的教学课堂,生动形象地罗列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 整合应用

引言

        也许都听说过“乔布斯之问”:“现代的计算机几乎改变了除学校教育之外的所有领域,这是为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乔布斯和邓肯所在意的点,在于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对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工具与技术层面的变革,例如学生在家里用钉钉打卡算学时、慕课、翻转课堂、作业帮等等在线教育的普及,这主要体现了工具和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工具与技术的改变,然后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最终是学校形态的改变[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其对教育的影响显而易见,虽然未从根本结构上改变现在的学校形态,但是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参与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整合程度越来越高。

1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1.1教学效率提升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是引导的角色,而学生才是主体,学生如果能够想学、会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与学的互动效率将会大幅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育形式融合在一起,展现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实现教与学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的状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的时间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相关知识点,提升教学效率。
        
1.2教学资源丰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是教学资源却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在行政级别较低的县镇学校,教师通常无法获得同一二线城市学校一样的教育资源,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变得很有局限性,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从多个方面搜集与自己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纵向延伸和广度的横向扩展。

1.3教学过程生动
        在传统的教学场景中,总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课程,而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中听取知识,理解、记忆、运用,课前的预习也只能是通过书本进行浏览,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化工具结合书本查阅大量资料,为课堂所学做好充分的预习[2];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立体化、形象化教学,能够让教学过程活起来,更加生动、充满生气,学生的参与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2 现代技术教育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整合应用策略

2.1借助现代技术,开设课程导入
        地理课堂的导入环节就好比一场活动的开幕式,借助多媒体现代技术对文本知识进行处理,形成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交互式场景,能够短时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使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选取采用诸如巧借声像以影导入、巧用时事以实导入、巧用谜语故事以趣导入、奇中揽胜以“奇”导入[3]等导入法,这些导入方式都比较新奇,能够提起学生们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效率。



2.2借助现代技术,呈现视觉效果
        现在的初中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伴随着信息技术,所以对于借助现代技术所呈现的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更能够接受。初中地理需要具有空间方面的广阔性和时间方面的广延性,这些都需要技术来辅助学生的理解。同时,地理学科需要培养学生读图、书图的能力,例如对地理概念的教学,如等高线、等深线,就不能象数学那样教学,要配上信息技术、演示,呈现视觉效果,学生就不讲自通。

2.3借助现代技术,扩展地理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在一线的广大教师不可能课课都自己采集资源,因此可以建立资源共享群,借助现代技术扩展地理知识就十分有必要。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也可以说,地理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每一缕微风、每一场雨、每一次月的阴晴圆缺,都可以被科学的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所解释。在课堂结尾处,用一首荡气回肠的《黄河大合唱》去诠释、去充实学生们对母亲河黄河的直观印象,对于学生来说,扩展的地理知识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星半点,而是能够让学生亲眼目睹、倾耳倾听什么是山川、什么是平原、什么是高原、什么是江河湖海,这些都是简单的说教无法取代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扩展地理知识,有助于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3 现代技术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1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疑是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保持强烈的愿望,运用现代多媒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化建筑图片和视频,配合《北京欢迎你》等歌曲,再与故宫、雍和宫、长城等历史古迹相对照,自然而然引导学生对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与现实对比等知识点进行思考和讨论,营造出热烈而浓厚的学习气氛。

3.2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素养
    现代技术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确定某一课题,给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在课堂上展示合作的成果。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出的模型和PPT演示,再表述出来,其获得的知识素养要比直接被“填鸭式”的教育深刻得多。

3.3有利于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现阶段各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初中阶段教育,它是学生在性格养成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已经来到,慕课、翻转课堂、作业帮等等大批多媒体在线教育软件影响着一大批在职教师和在校生。这些在线教育所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学习软件开展自主学习[5]。学生分小组进行多媒体展示时,多次上台多次锻炼之后,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养成创新思维,更好地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应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手段,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依托,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辩证看待,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推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更好的教与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军.浅议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 2019(02)
        [2]李世宏.浅谈智能手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4):24-25.
        [3]汪精芳、孔德芳.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缺点分析[J].甘肃教育,2018(13):94.
        [4]陈伟伟.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04)
        [5]奉碧莹.“互联网+”时代地初中地理教学探索与实践[J].数码设计,2017(09):295-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