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王艳兵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是一门生活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王艳兵
        仙桃市第二实验小学  433000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是一门生活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倘若教师过多的进行理论知识灌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压力,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存在,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学习抵触性,并且自身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就需要对此进行调整,注意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创新。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教育游戏;教学应用;教学探究
        引言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单一刻板的讲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需要围绕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将教育游戏和科学学习进行深度的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育游戏的设计,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我认知,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主动获取对于知识的学习。同时科学的知识概念和直观的游戏情境相互印证,在对比学习中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于抽象科学概念的认知理解。
        1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不能贴合实际
        教学目标主要采用大单元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大单元的教学目标的形式,将一条条知识条目组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这种组合条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必须要懂得一些整合知识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学习方法对于目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属于拔高的程度,一些学生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其次,大单元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小学科学的学科知识是非常复杂的,大单元的概念不能很好地诠释小学科学所包含的所有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去扩展相关的知识,但是教师所扩展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和所学习的程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2对科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与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数英三门学科,其他课程基本“一带而过”,导致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仅以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主,照本宣科,许多教师甚至擅自把科学课改上语文或科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主科成绩。当然,这与当前的教育导向有很大关系。
        2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戏的对策
        2.1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
        在结合教育游戏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首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注意事项:第一,在创建教学游戏时,教师应保证其能够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一定的联合性,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游戏理解知识;第二,教师们应尽量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游戏以及合作游戏,以此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以及协作能力;第三,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必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而是可以先引导学生开展游戏,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生开展《研究磁铁》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学生的小组为单位,为其分发磁铁、纸片以及铁钉等实验器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应用磁铁对这些器材进行移动,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能够获得一定的奖励;当游戏结束后,教师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
        2.2适当地拓展游戏的空间
        总体来说,科学的生活性比较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科学知识也随处可见。所以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任务时,教师们就可以适当的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通过生活性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寻找生物的家园》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大自然中,鼓励学生了解森林、灌木、草原等典型的生态系统,真实的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感悟,或者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探索生物栖息地中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如蜜蜂和花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通过观察的方式去了解蜜蜂帮助花朵授粉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巩固,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此外,如果是在秋冬季节,教师们也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一些落叶,进而制作成书签等物品,以此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2.3合理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合理设计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兼顾教育和游戏的两大特性,将知识教育的学习嵌入到游戏之中,教师将游戏设计和科学学习进行有效的统一,实现对于学生的创新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体游戏,根据游戏内容的不同设置竞赛模式、益智模式以及闯关模式。合理的游戏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立足于学生主体,创新教学内容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深入学习。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在教学之后,需要对游戏进行优化设计,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同时在教育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深入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根据游戏的过程,从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趣味性的游戏教学中,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在立足个人认知的经验中,完善同化学习,同时在知识结构中进行拓展延伸,实现顺应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结合教育游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该种教学方式存在的根本目的是要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对其进行应用时,教师们也应该注重适度原则,不要过分的对其产生依赖,也不要过分的本末倒置,影响到原本的教学进度。此外在开展游戏时,教师们也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合理的设计游戏,保障其能够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形成辅助,也能够推动学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鹭达.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66-67
        [2]陈佩鸿.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3):63
        [3]朱阿娜.浅谈教育游戏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