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背景的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王佳丽
[导读]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佳丽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校 048000
        摘要: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因为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运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下,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做法。
        关键词:基于网络背景 高中生物 信息化教学 探究
引言
        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在教育界中起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课堂上的运用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为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却可以借助其先进的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建较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教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时,学生才会主动地解决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推崇,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生物课程受到更多地关注与重视。教师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图文、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将生物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互联网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地位,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直接将生物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也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不断更迭,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推动课程的变革,另外,教师也在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的作用,并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还应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问题。
        (二)转变教学角色
        教师将互联网运用到生物课堂中,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课堂中的权威转变为了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转变为了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填鸭式灌输教学。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的时间很少,主要以教师为主讲解知识点,更多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来应试,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让学生感觉生物课堂枯燥乏味。这种传统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方面缺乏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在掌握和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真正意义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消极影响,无法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同时有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够透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目标也不明确,在教学中依旧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不去开发和创新教学方式,导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断层现象。还有一些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存在偏见,认为网络教学不可取,网上的资源良莠不齐,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容易将课堂主旋律带偏。
三、基于网络背景的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利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即时、海量信息与互动的特点。教师要利用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生物教学,不断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到“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便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型展示出来,并就关于细胞的外部结构向学生进行提问,促使他们能够发现细胞外部结构的一些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认真地观察投影仪上的细胞基本结构,分析出相关的模型特点,并进行抢答。这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表扬,赞赏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表扬他们的观察能力。当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称赞后,他们便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生物的动力,在今后就会更加认真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

这样便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更加高效地学习生物知识。
        (二)搜集网络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实验科学,很多生物知识需依靠实验来解释和证明,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在这些信息资源中有无数的生物实验操作视频和实验资料。高中生物中有一些实验出于安全性考虑无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虚拟生物实验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实验视频和实验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实验的认识,理解实验操作流程,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同时在应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上时,教师要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网络资源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在新课改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有个性地进行学习。在以往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生物知识,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微课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出现的教学模式,具有方便快捷的特征,能够解决以往课程中的问题。另外,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将相同的知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讲述出来,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帮助学生掌握好生物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将微课发送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课中的知识,做到个性化学习。生物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验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庞杂的知识,生物课程的教学时间又非常少,而且学校中的大部分实验器材都是不安全的,学生很少在实验室中学习知识。教师运用微课展现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间接感受实验操作,从而将实验步骤直观形象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让生物知识牢牢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有些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便直接操作,教师运用微课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外实践
        拓展课外实践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所谓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生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当代教师不但要重视生物课堂教学,还要研究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将生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感受生物领域的神奇奥秘,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结束语
        在生物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申敏.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243-2244.
        [2]徐朝霞.当前教育信息化对高中生物教育的影响研究[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424-426.
        [3]郑灼英.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73-475.
        [4]景冬和.信息化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31-233.
        [5]张珊.信息化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