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蒋凯
[导读] 生物学科在高中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大,属于理科当中知识点丰富并且全面的一门学科,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易于吸收理解
        蒋凯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641208
        摘要:生物学科在高中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大,属于理科当中知识点丰富并且全面的一门学科,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易于吸收理解。但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换用更加积极的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对当前的高中生物教育现状做出具体阐述,再通过分析高中生物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可行性,最后给出将启发式教学合理应用到高中生物教育中的措施,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思维最终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的是高考,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生物作为理科当中偏综合的学科,具有知识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但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更加关注对知识点的讲解,容易出现课堂枯燥乏味的情况,学生不能很好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不利影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学会将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形成具备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这也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现有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但仍然有很多生物教师在沿用这套教学模式,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具有影响力,老师只负责讲解课本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思考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老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单位,并且老师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这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长期以往,学生便失去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遇到问题时,也很难通过自主思考得到有效的解决,更进一步的说,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绩提升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考虑将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
二、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
        启发式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老师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在讲解基本的课堂知识以外,还得注意对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内在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启发式教学和传统生物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三、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避免也无法避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中却明显忽略了师生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师生之间的交流能让老师明白学生是否适应自己的教学节奏,也能及时明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当老师及时得到反馈后才能有效的制定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而启发式教学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更加注重师生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当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酶”的相关知识时,便能通过提问或者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酶的思考,这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去认识酶。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便能明白目前学生对酶的认识,也能更加精准的去进行讲解。而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对酶有更深的认识,对课本知识也将会有自己的理解。问答这个过程便是一个最为简单的课堂交流与合作。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更好地建立师生关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也将更具学习动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对学生来说,这只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教学效果,并且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但如果高中生物教师把启发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便会自主的结合生活实际,加之高中生物知识大部分又来自日常生活,那么学生便能明白知识的来由,对这些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由于高中学习目的性明确,学生很难有机会进行思维训练,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做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题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而思考问题便是一种思维训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DNA的化学结构”时,老师如果能将启发式教学合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题,便能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当然,高中生物教师提的问题不能脱离教材,针对这个部分的内容,老师能提的问题就有很多。比如,“DNA复制的方式是什么?”“DAN双螺旋结构在遗传中的意义是什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什么?”等等。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学生就会自主的到课本当中寻找相关答案,而对答案的理解便是一个自主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对即将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便能更加游刃有余。长期坚持,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学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顺应时代潮流,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启发式教学和传统生物教学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将这种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忠青.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78.
        【2】陈正群.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 000(012):55-55.
        【3】袁晓燕.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 文理导航, 2016, 000(02Z):P.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