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体验式教学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陈刚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课程
        陈刚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  041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生的必修课,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许多教师的教学倾向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记忆,并没有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好学科知识,掌握学科应用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养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引言
        以往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情感体验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体验式教学法就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来增加学生体验渠道、提升学生体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的质量不断提高。
一、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特征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以此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感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学生将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是亲历阶段,指的是需要在体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个事件或者某个情境的亲身体验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阶段,主要是学生根据第一阶段的体验来进行思维想象和逻辑思维构建,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观念和结构。第三阶段是检验阶段,指的是在情境中来检验形成的概念是否正确。第四阶段主要是根据之前的检验来进行有效的反思,从而进行不断的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主要可以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枯燥性和单调性,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实践来加强学生参与,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情境体验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第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展应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给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要想开展有效的体验式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把握学情基础上,合理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专注于道法学习,进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语言、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情境创设,使其应用于多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享受学习》一课中,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进行了课程导入,为学生播放了一首《童年》的歌曲,营造了一个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对“学习是苦乐交织”这一学习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们一边观看着视频,一边嘴里哼唱着歌曲,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了课堂氛围中。此外,教学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导入新课,为了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坚强,设计了模拟体验:假如你失去右手,请用左手写你的名字;假如你失去双手,请用嘴写你的名字。学生体验完成后,请学生简单谈谈写字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太难了,有的说残疾人真不容易。通过学生体验感悟,很快投入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中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课后实践,提升体验效果
        课堂的学习时间比较有限,若是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实践的任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体验效果。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课堂中进行体验式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解“法不可违”这课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

在把课本基础的知识讲解完之后,教师便向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新闻等渠道,记录下发生在身边的违法事件或是同龄人的违法行为,并把这些违法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最后违法者承担的后果整理成文字资料。因为课后实践任务的自主性比较强,所以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小组实践。等到课堂教学时,教师便可以请每个小组来展示实践的结果,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会发现学生通过课后实践,了解到违背法律的严重性,从而明白必须遵守法律。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案例中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牢记心中。
        (三)立足生活,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探索体现在生活中的可用内容,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强化认知。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枯燥乏味,再加上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而开展生活化情景课堂教学,可以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刻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沉迷网络而造成的危害的认识,教师就可以采用构建生活化的情景方式来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就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自己对网络的理解,随后借助一典型事例为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叫丽丽的同学从初中一入学就沉迷于网络游戏,渐渐地丽丽与家长、同学、教师的关系日益疏远,很少进行交流,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直线下降,逐渐变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少年”。这一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进行了结合,能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正确应对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开展合作学习,增加体验渠道
        开展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体验渠道,实现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较为轻松的自主学习环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例如,在教授“关爱他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过哪些来自朋友、老师,甚至是陌生人的关爱,再谈一谈感受到他人关爱时的心情。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进行讨论,从而带动同组的其他学生,使得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十分活跃。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来谈一谈感受和想法,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关爱是非常令人感动且幸福的事情,也就开始明白作为一位优秀的公民,在生活中也要常常关爱他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想要增加学生的体验渠道,开展合作学习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式的体验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开展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对初中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将体验式教学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相融合,为道德和法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发挥学生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体验式教学在中学道德和法治课堂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英文.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J].才智,2019(31):59.
        [2]唐年胜.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53-755.
        [3]杨树云.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56-557.
        [4]肖礼海.体验式教学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12-414.
        [5]梁肖肖.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