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心灵的美化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郑盼盼
[导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是百年大计
        郑盼盼
        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中心幼儿园  677000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是百年大计,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突出的任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人的共识。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种,它不能等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美育,但音乐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纯洁心灵,是美育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灵;美化
引言
        音乐赏析活动在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审美力上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音乐赏析课程,更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不过,幼儿园现阶段的音乐赏析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阻碍着幼儿思维和创新性的提升,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对音乐赏析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或者是教师的音乐赏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总之不论什么原因,教师都必须要对音乐赏析课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使音乐欣赏课实现对幼儿的心灵教育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实现对幼儿创造能力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这对强化幼儿的创造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音乐,感受音乐来源于实际生活,感知音乐无处不在。在教学“音乐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时,选择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音乐片段,如礼仪音乐、实用音乐等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音乐,从幼儿比较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幼儿在聆听中感受,之后配合音乐让幼儿做一些小游戏;或适当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存在的音乐,如广场舞、街角叫卖声等,通过收集这些幼儿耳熟能详的声音做音乐素材,能够让幼儿留意身边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课外音乐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安排课外音乐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劳逸结合,掌握更多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幼儿更多的兴趣爱好,实现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尽量发挥其优势,如将形体好、动作灵活的幼儿安排到舞蹈队;将音准、声音条件好的幼儿安排到合唱队;将乐感好的幼儿安排到乐器队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安排音乐比赛等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并参与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活动,甚至让幼儿自主设计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各种音乐活动,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二、生活中认识美——以美扬善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身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的过程。”有人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辩识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聆听和欣赏到各种音乐,当孩子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他们会不由自主的用拍手、蹦跳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欢;而当孩子听到舒缓优雅的音乐时,心会安静下来;同样当孩子听到伤心的音乐时,会变得格外沉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情感,很大程度上需成人的引导,也就是幼儿所开展的音乐教育,包括儿歌、律动、音乐欣赏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柏拉图的这句话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幼儿园开展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3—6岁幼儿的心灵启迪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如:音乐游戏《动物与敌人》,旋律为三段式,即ABA段,A段旋律轻快活泼,B段沉重紧张,恰好地体现两种不同动物的特征。

A段的小兔跳,孩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时而小兔跳,时而拔萝卜;当B段音乐开始时,低沉的音乐就像大灰狼出现了,孩子们听到这一段音乐时,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再顽皮的孩子也会紧张地“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让大灰狼发现”;A段音乐再次响起来来时,“大灰狼没有找到小兔子走了,小兔子们又开心的跳啊、唱啊”。这个音乐游戏中“小兔”和“狼”的形象,通过音乐让孩子进入角色,体验到兔子的弱小,狼的凶狠,自然的流露出“善”与“真”的真实情感。在幼儿园很多的音乐活动中,,丰富的歌曲和多彩的乐曲都蕴涵着美,透露着真。幼儿在音乐的浸润下,在认识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体会到美的真谛。
三、通过音乐渗透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自然应该从小培养。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或是错误思想都是从小形成的,在幼儿时期通过课程渗透德育理念,能够使幼儿拥有更加健康的观念和美好的心灵。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快乐和放松,还有情感和思想上的启发。在执教音乐课程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音乐当中的德育因素,在培养幼儿音乐技能的同时,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爱洗澡,一洗澡就会发脾气或是哭闹,为了改变孩子对洗澡的态度,教师和家长应该从思想上帮助幼儿了解洗澡的好处,驱动幼儿主动地要求洗澡,而不是被逼迫。对此,笔者在课堂上带领幼儿学习了《我爱洗澡》这首歌。在执教的过程中,笔者先播放了视频,使幼儿感受视频中孩子洗澡的快乐情绪,其次向幼儿生动的讲述了洗澡的好处以及不洗澡的坏处,帮助幼儿了解洗澡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然后与孩子们一起,一边听歌一边做动作,使幼儿感受歌词内容,学习正确的洗澡方式。最后,再次呼吁幼儿在家里要经常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以音乐为学生埋下审美的种子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本身带有审美属性、艺术属性、人文属性等,而这些,尽管对于幼儿园学生而言还相对陌生,甚至为学生当前所不需要的内容,但此时为学生埋下音乐的种子,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为其未来成长埋下伏笔。在当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适当的、适机的找到音乐融入的点,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音乐,并且实现日常教学的发展。以音乐为学生埋下审美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可能在一时间并不能显现,但是在学生未来成长中,会发挥积极意义。以日常的区域活动为例,以往组织开展区域活动,教师更多关注到的是教学静态环境的布置,如在秋季的教室摆上麦穗儿等,在墙上挂上麦浪的照片等。但实际上,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背景音乐,带有丰收的气息等,这些都是当前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再如,组织如“猴子摘桃”等具有紧迫感、竞赛感的小组活动时,可以配上相对紧凑的音乐,在一些带有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性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试着插入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等。不同音乐插入,与孩子的体验相一致,孩子就能适应这些音乐的存在,并且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与心情一致的感觉。
结束语
        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音乐教育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作到寓教于乐,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幼儿园艺术领域中音乐教育,重在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让音乐去感染幼儿心灵,启迪幼儿智慧,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畅游,在音乐的梦想中翱翔,让孩子们度过一个美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贺春旭.浅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69-70.
        [2]毛敏.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3):225-226.
        [3]原淑慧.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04):169-170.
        [4]谢予舟.探究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9,32(13):237.
        [5]刘彦莹.浅谈幼儿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戏剧之家,2019(21):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