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渗透下的幼儿早期识字行为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郑方
[导读] “幼儿识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
        郑方
        安徽省宣城市第一幼儿园    242000
        【摘要】“幼儿识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前进,儿童发展关键期理论的深入研究幼儿识字教育,愈来愈引起更多的人重视和探索。幼儿该不该识字?幼儿能不能识字?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好?如何教幼儿识字?这是每位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所关注的。本文仅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前阅读领域的幼儿识字。
        【关键词】需要;环境;自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幼儿期间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在学前期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幼儿有识字的需求
        为丰富幼儿的生活,幼儿园各班开展了三区三角系统规范的创建活动,这天我正在剪各区角的相关标识的字。琪琪和好好好奇的跑了过来,                       问:“老师,你在做什么呢?”
        我敷衍道:“老师在忙呢。”
        琪琪继续说:“老师你在剪字吧,你在剪什么字呢?……我知道了,是跳跳鼠班吗?”
        桌面上的字正好是三个一组打在纸上的。
        好好说:“才不是呢,跳跳鼠的话有两个字是一样的.”——意思是纸上的字每个都不一样,所以不是跳跳鼠这几个字。
        琪琪又问:“那是贝贝猫吗?”
        好好说:“不是呢,若是贝贝猫,也该有两个字是一样的。”
        铃鼓摇响,孩子们欢快的回活动室了。
        这件事让我觉得:两个孩子对汉字是如此的好奇,迫切的想知道老师手中的字是什么意思?怎么念?迫切的想认识它们!琪琪不停的猜测,一直在猜幼儿园生活中三个字相关的词,好好运用比较分析的办法,总结班级名称的特点,否认了她的答案——完全不需要老师出现。幼儿对汉字是非常好奇的,本身也有识字的欲望。尽管学前阶段是以发展口头语言——听、说为主,孩子们有识字的需求也为识字阅读活动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轻松识字
        美术课,秦成昕过来拿他的记号笔,他举起一支笔说:“老师,这支笔是秦筱雨的。”
        我问:“你怎么知道?”
        他是个乐于表现的孩子,自豪的说:“因为她姓秦,我也姓秦,这支笔上有秦字,不是我的,就是她的!”
        说完用食指指着笔管上的字样一字一顿的认读“秦-筱-雨”。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识字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幼儿的日常生活要与识字教育相结合,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为了给幼儿丰富的识字环境,本学期在所有幼儿个人物品上面我们都贴了名字,如幼儿的床铺,口杯,毛巾,小到记号笔,水彩笔,作业本,由此锻炼幼儿自己辩识自己名字的能力,激发了幼儿认读的兴趣。
        三、幼儿识字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
        还是我在剪字的时候,黄泽霖跑过来问:“老师,你剪的什么字啊?”
        我说:“你仔细看看啊。”
        他默默的看了会儿我手中的字,说:“老师,很像是’超市’。”
        “恩对的”,我说:“你真棒!”
        他羞涩的说:“我家有超市的袋子,我也经常去超市玩!”——吆,超市的大招牌和我手上的空心字不是挺像的嘛!
        不仅是大班的孩子,喜欢这样辨识——联想——认读,某次我和一刚上小班的幼儿坐在一辆车上,那条路他从未去过,但车窗外一闪而过一幢建筑物时他兴奋的说:“看!台客隆超市!”他妈妈也很惊讶,不住的说:“宝贝,我竟然不知道你认识台客隆超市。”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相信他有很多种方法来认识台客隆超市,比如颜色,字体的形状,标志的大小,等等。不见得他是真认识那几个字,但是父母的表扬会让他在下次看见台客隆超市的时候会更加留意它,辨识的更清楚。随后我们逛了超市,怕他无聊,我指着一个15元和一个10的元的标签,跟他说这是1和5,那是1和0。他于是很开心的到处寻找1和5,1和0。直到我们离开仍乐此不疲。相信他回到幼儿园之后会很积极的告诉小伙伴们自己的新认识。
        幼儿对周围环境总有一种好奇感,老师要适时地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环境和物品。如:认广告牌、路牌、门牌以及幼儿园的相关物品等,孩子吃过用过的食品和物品的包装袋,上面有鲜艳的文字,家长也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认读。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在一种不经意中,学会读书识字,通过此种方法,还能培养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和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识字和前阅读的有机结合,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读本中插图进行大胆地猜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比如在学习《松树和乌龟》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们观察图画,小松鼠在树上,小乌龟在河里,老师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猜测他们在说些什么。有人说小松鼠喊乌龟过来要请他吃桃子,有人说小乌龟避着眼睛是不是在睡觉啊?虽然猜测天马行空,和故事本身的内容完全不搭,但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开动了脑筋,培养了幼儿想象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不断发展,使他们越发的对故事的内容好奇。直至读完整个故事,孩子们对故事里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课的生字宝宝是“乌龟”,“比赛”,“答应”和“松鼠”。在复习的时候,老师依次出示了字卡松鼠——比赛——乌龟——答应,孩子们通过字卡回忆故事内容:
        松鼠——松鼠说:来呀,我们比赛爬树,看谁的本领大(松鼠,比赛)。
        乌龟——乌龟说:“我们不比赛爬树,我们比赛游泳。”
        答应——松鼠没有答应。即复习了生字,又复习了故事。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在文字方面,其主要培养目标应能初步认识、了解文字和画面的对应关系,愿意辨认汉字,所以早期识字是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文字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识字达到一定数量就可提前进入广泛阅读,孩子就可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获得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一旦孩子认了字,能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起来,现在我们让幼儿看书,发现他们看书的时间延长了,注意力集中了,而且还念念有词,孩子进入了阅读的时间,就尤如闯入了知识天堂。各种丰富多彩的知识就为孩子所吸收。这样,孩子头脑里的知识就日益丰富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