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顺应心理年龄特点的幼儿园常规管理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刘文文
[导读]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其特定阶段的心理特点也是有所不同的
        刘文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    611700
        摘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其特定阶段的心理特点也是有所不同的。此心理特征一般包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常规习惯。拿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也应该顺应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探索出适宜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方法,这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以及幼儿的实践活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年龄特点;幼儿园;常规管理
        众所周知,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家长和老师反复的强调要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各种素质,却最容易忽略掉如何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找出最适合孩子的管理教学方法。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提高,个性化特征体现以及社会性需要和个体行为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的就是孩子的个性教育。这不仅仅是幼儿园所需关注的,更是家长所需关注的。因为,在这个关键时期,幼儿的心理年龄发展直接能对其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在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在锻炼孩子各种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后,一定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适合的常规管理教学。
一、在小班中进行游戏化教学,重视教师引导作用
        我们提到,现今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幼儿园内实施区域游戏,以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幼儿园已经开始开展有关此方面的培养计划与活动,但是据观察,很多教师所提供的游戏过于单一,幼儿对翻来覆去的几个区域游戏甚感乏味,可供选择性不高,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也不高。而区域游戏过于单一的表现为,教师多采用固定的几个游戏,创新度不够,对幼儿没有什么吸引力。另外,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了很多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很多老师仍然认为游戏终归是游戏,对幼儿的教育起不到太大作用,所以,在这一方面的不够重视,也就很难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所以,这一阶段应该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启蒙阶段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无意识的影响着孩子三观的确立,所以,在幼儿游戏实践方面,教师的引导作用还是很关键的。这里说的引导,一定是需要教师掌握一个度的。在幼儿游戏实践的引导方面,教师既不能过分把控,让孩子丧失自主选择权,也不可过分放任,要把握好适当的度。再者,每个孩子都是性格独特的、鲜明的。所以,教师在幼儿游戏实践中,也应该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不要打压孩子的天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还有,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师不要太过于强势,幼儿也是有他们自身的思想的,在正确的思想、事情面前,也是可以适当的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其自己的想法,也是有利于孩子们在自主选择中自信心的培养的。最后,就是教师可以在游戏中传达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正确的三观,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在进行幼儿游戏实践的时候,若是两个小朋友同时看中同一款玩具,一定会发生争执,这时,老师就应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懂得谦让的美德以及朋友之间是可以共享玩具的。以此,来达到一个教育的意义。


二、在中班重视教师的启蒙作用,以身作则
        幼儿园主要是对幼年时期的孩子有一个启蒙的作用。我们所说的启蒙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孩子的心理成长在这个时期受身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言谈举止,日常教学过程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对孩子的三观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的行为不当、言语有失,就很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深刻的烙印,影响幼儿的教育。
        例如,可以开展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便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在相对愉悦的氛围里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再者,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朗读故事或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跟幼儿传递温暖和爱,让孩子在这种情调的渲染下,畅所欲言,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心理年龄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教学内容等方式实现对幼儿的教育。例如,可以多增加一些特色课程,帮助孩子们认识自身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三、在大班教育中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们提到,随着新课标的推进,相对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已经运用到一些教学的课堂上,但是据观察,很多老师的课堂过于单一,孩子对课堂教学形式甚感乏味,课堂积极性不高。而课堂过于单一的表现为,教师多采用一说一教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了很多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在文化教学上采用绘本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够给课堂增彩,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将绘本与以往教学模式相结合,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当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教学,以多样化的方式和开放的思维去教学,孩子也会有所受益。一方面,不仅能够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还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从绘本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再者,教师要从多方面把握绘本游戏教学。在进行游戏化的绘本教学的同时,需要教师留心观察,积极探索思考,从多种方面把握教学方式。其一、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的好奇心重,也是最贪玩的时候,老师如何把教学与其相融合,这是一大关键。其二、绘本教学重在创新,所谓故事,就是永远都会有经典,但对于教师来说,听过的故事情节如何重新带入知识,提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就是如何精准的把握住幼儿的兴趣时长,如何做到创新与教学兼顾,也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苟双彦,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
        [2]张立美,保定市区小班幼儿-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河北大学》,2016.
        [3]高慧,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爱之真谛,[J],《飞:素质教育版》,201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