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儿童理念下如何培养幼儿自然科学的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黄楚
[导读] 新时代的活动指导方法需要解决儿童活动指导中传统教育的问题和不足
        黄楚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象东幼儿园      325600

        摘要:新时代的活动指导方法需要解决儿童活动指导中传统教育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现代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指导孩子参加自然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活动。打开一个窗口,欣赏自然科学的奇妙世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各种有趣的自然科学活动。
关键词:完整儿童"观念;学前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活动;教学策略;
        
        19世纪末,"完整儿童"观念在美国兴起,它是现代儿童观念的来源之一。1880年,海尔曼借助福禄培尔"恩物"的创造原则对"完整儿童"进行了最初说明。受进化论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霍尔、亨德森、约翰逊以"有机体"为切入点对这一观念进行了分别阐释。杜威以"经验"连续性为依据、克伯屈以"活动"为实现路径的说明则意味着"完整儿童"观念的成熟。"完整儿童"观念对当时众多教育运动、学校教育实践以及教育观念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后续民众与学者们关于儿童地位、学校角色等方面认识的更新也发挥着持续作用。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甚至超过了成年人。所谓科学就是探索世界的本质,因此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孩子们在自然科学教育活动中体验自然,教师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奇妙的科学现象,并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学习和思考。科学教育不仅限于想象,还包括实践分析。因此,引导儿童在自然科学教育活动中体验自然,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并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科学奇观。当然,鉴于儿童的科学实践能力不强,教师必须发挥指导和启发作用。综上所述,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科学实践能力上。这也是学前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符合当代学前教育的宗旨和原则以及需要。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和指导策略,为改善儿童的综合素质开辟新途径。
        二、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学实验活动,都要符合简单性、启发性和集体性三大特点,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但是传统的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并没有体现这三大特点。教师选择的自然科学现象并没有体现奇妙、好玩两个特点,幼儿不仅难以解释,更缺乏生活认知,观察自然科学现象的时候更像是在看“魔术表演”,虽然能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很难落实到实践当中。然后是教师并没有过多关注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活动氛围的营造,从而导致整个活动秩序混乱,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几乎丧失,大幅度降低教学效率和质量。再是教师并没有借助集体学习和师生互动优化幼儿的科学探究方式,客观来说,幼儿都喜欢在集体中学习知识,因为这样会有强烈的安全感,可以通过学习向导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但是教师过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讲授,没有给幼儿预留足够的合作探究空间,久而久之便形成“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完全丧失自主探究意识。


        三、幼儿自然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方案
        (一)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落实到幼儿自然科学教育中,即应用生活元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据此,幼儿教师应当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尊重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以生活元素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知识。
        此外,“生活即教育”即为幼儿搭建生活学习舞台,这个过程必须体现幼儿对生活教学元素的高度理解,故教学方法应为生活教学法,自然科学活动素材和实验都必须紧贴幼儿生活。同时,“生活即教育”对幼儿来说就是要引导幼儿“玩中学”“玩中做”,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需优化教学引导方式,积极融入师生互动模式。
        (二)方法和策略
        为更加具体细致的进行分析,此处以《点水成冰》为例,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如下:
        首先,自然科学活动必须是简单、有趣的活动,水结成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也非常好玩,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降低其学习难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观看《点水成冰》的动画视频,简单介绍水结成冰的科学原理,基于动画素材激发其学习兴趣。
        其次,自然科学活动中必须有奇妙、好玩的科学现象,而且要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幼儿虽难以解释,觉得非常神奇,但具备生活经验,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水在常温状态下加入试剂之后就变成了冰,这种想象在幼儿看来一定非常神奇,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科学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
        最后,自然科学活动环境必须是和谐而稳定的,《滴水成冰》实验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且一个人难以完成,便于教师开展合作教学法,借助集体学习和师生互动优化幼儿的科学探究方式,不仅能满足幼儿“集体学习”的愿望,降低其学习压力,还能通过学习向导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收获学习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活动需在活动引导方法的辅助下才能克服教育短板,从而有效引导幼儿感受自然。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立足自然科学教育问题积极探究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能在科学的活动引导方法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希望能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
        参考文献
        [1]彭息琴.让科学与幼儿共成长——《一日生活中渗透自然科学教育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9(25).
        [2]章徐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浅谈大自然中的科学活动的设计[J].东西南北(教育),2018(10).
        [3]王青茹.感受自然,探索自然——浅谈自然环境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8).
        [4]潘晓萍.感受自然,探索自然——浅谈自然环境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作用[J].好家长,2017(50).
        [5]朱裕芬.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1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