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扉 莫善于乐———以葫芦丝教学激发学生自信心的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洁
[导读] 自信,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性格成熟的标志,拥有自信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
        张洁
        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   516000
        摘要:自信,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性格成熟的标志,拥有自信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葫芦丝教学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塑造人格、张扬个性及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要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自信心  葫芦丝教学  培养
        在近几年葫芦丝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够自信,有的学生是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够好,但多数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的缘故。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现代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具有积极开放心态的、勇敢的、善于表现自我的人,自信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缺乏自信心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那么,如何通过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赏识教育,树立孩子自信心
        葫芦丝课在众多功课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习葫芦丝吹奏时可以无忧无虑,既没有压力又可以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但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他们很容易害羞,不敢表现自己,有的则会表现得特别调皮,故意捣乱,以此来掩盖心中的怯懦与不自信。这时老师的眼神鼓励和真诚赞扬最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1、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即使是上课爱搞怪的孩子,内心深处也是很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认可的,如果老师觉得扰乱了课堂纪律一味的批评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葫芦丝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以及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破罐子破摔。我在上葫芦丝课时有一位男孩,经常和身边的同学大声讲话,偶尔还会离开座位去其他同学那里借东西,有时甚至躺在地上打滚。小组编创环节时我走到他身边小声说,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刚才你吹奏时的神态很值得其他同学学习。他听后有点不好意思,马上和同学们一起编创旋律了,如此鼓励了几次,课堂上他表现很好,也很少捣乱了,接下来的学习他进步得非常快。
        2、合理分析孩子的表现
        葫芦丝兴趣课上有这样一个女孩,最早进入葫芦丝兴趣班,训练时不能集中精力,大家一起吹奏时她总是心不在焉。后来了解到她是一个很爱表现的孩子,觉得在葫芦丝兴趣班很光荣,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又有点不自信。课下我找她谈话,让她明白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的道理,大胆尝试,吹错了老师不但不会责怪,而且还会更细心、更耐心的教你。现在她是葫芦丝兴趣班优秀的队员之一,经常教新队员识谱、指法、节奏。如果当着全体队员的面把她奚落一番,不仅少了一位优秀的队员,更是打击了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此她可能再也不喜欢吹葫芦丝了。
        3、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恰如其分的给孩子积极的评价或鼓励,不但使孩子体验到快乐,也可以激起他们的上进心。“你吹得真好听”、“你的吐音很灵活,老师都为你陶醉了”等等,都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很害羞的女孩,一个学期也看不到她举一次手,有一次我故意把她叫起来,在我的意料之中,她低着头,眼神里满是羞怯。整个教室都安静下来,我轻轻走到她身边,小声对她说:老师和你一起吹,她脸上略带笑意,显然是答应了。一曲下来,虽然她吹的不是很流畅,很明显她在认真去做,“你吹得非常棒,老师以你为荣。”她高兴极了,接下来的葫芦丝课她表现的自信多了,学校举行的“小葫芦大舞台”节目她还报名参加了独奏。适当运用鼓励的方法来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满足感。
        二、以感情为依托,培养孩子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1,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就像死水一般,不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自然也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教学效果。“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我们可以从关爱学生开始,热情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如吹奏葫芦丝时气息的运用、吐音、指法等,尊重他们的想法,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学生也有“爱屋及乌”的想法,自然就会自觉主动的吹奏葫芦丝了。如果能微笑着说出学生的姓名,他们的喜悦之情就会溢于言表,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们,心与心就会靠得更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
        2,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幽默诙谐的教师能够创设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学生葫芦丝吹奏技巧不能稳步提高,也不会有创造型思维和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更加不会得到提高。
        3,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个孩子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葫芦丝教学中注意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比方说有些同学乐感特别好,学了两三遍就可以跟音乐吹奏了,而有些同学吹了很久还是掌握不好,这时老师就要顾全大局,既能关注到乐感好的同学,也能兼顾乐感稍微差一些的同学,我就采用:愿意单独吹奏的请举手,愿意和别人一起吹奏的请举手,愿意帮同学伴奏的请举手,有个别同学是从来不举手,老师也要关注一下,问清楚原因,如果实在不会吹也没有关系,如果是胆小的老师就带着一起吹。这样全班就热闹起来,学生越来越大胆,自信心也随之加强了。
        三 、激发兴趣,增强孩子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葫芦丝吹奏,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我们要时刻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巧用导入,吸引学生
        导入环节安排得当,整个教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导入为课堂的完成提供良好的铺垫和扎实的基础。
        2,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葫芦丝教学模式,在葫芦丝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把学生在葫芦丝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3,互换角色,当小老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在平时的葫芦丝教学中经常开展与学生角色互换的活动,既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同时又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每次选“小老师”,同学们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格外积极,为了当上“小老师”,在课下也做了不少功课,讲解乐曲中的倚音,介绍单吐和双吐,讲解难点,跟音乐伴奏现场吹奏葫芦丝,大家听的津津有味,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葫芦丝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会与人合作。只要我们在葫芦丝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勇气,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葫芦丝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让孩子在欢乐的葫芦丝课里,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漫长的人生道路跨出自信的一步。
        参考资料:
        [1]王安国 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