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0期   作者:郭力敏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关注的焦点
        郭力敏
        山西省侯马市第一中学校   04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关注的焦点。加大体育的教学力度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所以,各位体育教师要积极响应号召,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学生少有的能够锻炼身体的机会,高中体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应当在课上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初衷,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
        1高中体育教学加强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
        1.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强化体能,为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多、压力大,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些变化。为了让学生的身心能够获得正常发展,体育课程的开设应当建立在学生的真实内心需求上,同时,在其中应当融入一些德育教学元素,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1.2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高中生学习计划十分周密,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巨大压力。长期的压力之下,部分学生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自我调节,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通过体育教学来调节学生心理压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利用更换教学环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换教学方法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知识掌握的成就感;通过变换教学内容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体育项目带来的不同运动体验;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关爱和问候,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校园的温暖,从而找回自信。
        1.3有助于高中体育学科教学工作的改进
        高中课堂开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相关教育活动,应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调查,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从而进行教学活动整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还能让教学工作质量获得持续提高,让体育教学向着多元化发展。
        2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及策略
        2.1创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体育课上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动作要领,还要让学生能够大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制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教育界教育理论已经不单单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核心素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文化课的教学任务也越来越重,体育课的重要性显得不足,这样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体育课上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够释放压力,尽情放松,同时也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2.2改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与单调,大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其固定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课堂的新鲜感大大降低,对于知识的接受逐渐变得被动,一味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自主学习能力随之降低,这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极为不利。所以,体育教师要改善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课程选择相关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新颖的教学情境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并接受,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远远不能达到的。
        2.3注重团队竞赛活动的开展
        团队竞赛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实际情况中的最好体现,多开展团队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合作的体育精神,还能有效促进班集体的团结。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将每学期仅有的1~2次体育竞赛活动开办好,抓住机会让学生能在竞赛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发挥集体的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班级的体育竞赛,比如,按照高中体育课程要求,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开展班级篮球、接力跑等比赛,既能满足课程要求,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有极大帮助。
        2.4合理展开对抗训练
        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育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对心理的一种挑战,对保持身心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几乎贯穿着人们的一生,没了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生活可能处处充满艰难险阻。所以,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除了要依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积极锻炼外,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注重开展一些对抗训练,让体育课变得具有挑战性。比如足球比赛,这种双方通过相互争夺、进球得分的对抗活动。既能使学生全身得到锻炼,还能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在活动中为了避免学生身体受到损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防范措施。
        2.5科学合理选择体育锻炼时间和场所
        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更大范围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找寻自己合适的运动场所,这就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的方式更加灵活了,同时也更好地彰显了因地制宜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则。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正在由校内逐渐向校外转变。在打破传统体育锻炼的场地时,实际上也打破了来自时间方面的限制,使得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并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切实地改变了大学生体育锻炼来自场所和时间上的限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是不可或缺的,这与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密切联系。体育教师要跟随我国教学现状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教学,认真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辅,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让学生对每一项体育运动都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积极肯定,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任平.试论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18).
        [2]谢丽云.让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落地生根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19).
        [3]孙建.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体育风尚,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