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0期   作者:梅丛平
[导读]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寄宿在学校里 ,生理的缺陷、社会的偏见使这些学生渴望得到爱,他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和理解
        梅丛平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培智学校   323500
        摘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寄宿在学校里 ,生理的缺陷、社会的偏见使这些学生渴望得到爱,他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和理解。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真诚的情感沟通,需要班主任在平时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使每个拆翼的天使都得到阳光的温暖,爱的呵护 。
        关键词:特殊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 种种困难和挫折,导致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他们大多任性、冷漠、性格孤僻、自控能力差、猜疑,不信任老师、同学,没有自信心,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就更需要特殊教育的我们教师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去抚慰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灵。

一、以爱为主,以勤为辅
        “爱”就是班主任对每位学生要有爱心,班级管理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因为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群体,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用真心去关爱他们,耐心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帮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的鼓励其树立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当教师给予这份爱时,学生才会主动和班主任交流并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这样就有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既做严师,又做益友,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和质量。 “勤”就是工作要勤恳。特教学校由于其特殊性班级管理的难度大,因此班级人数有可能十多名,也可能四五名,但不管人数多少,作为班主任同样要勤于管理,尽职尽责,为此要做到六个方面:一是多观察,不论课内课外,要留心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便于班主任随时教育管理学生,真正做到防患未然。二是多动脑,特殊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在教育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切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应是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三是多动手,特别是低年段班主任,学生刚入学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手把手地教,教写字、教洗衣等,都需要班主任教师的亲自参与,示范带动学生。四是多联系,班主任要做到定期和家长沟通联系,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大多寄宿在校,平时家长很少到学校来,只能是班主任去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也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做能使班级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多谈心,班主任一定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里想法,不断改进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六是多学习,班主任要经常学习特殊教育方面的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胜任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二、多正面激励,少一些斥责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班级管理质量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二十多年从事班级教育管理的经验告诉我:“赏识是一种正能量,更接近成功;抱怨是一种负能量,因而接近失败。

”在班级管理中,有不少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大多热衷于用一种强制命令式的方法来管理班级,处理不好就会形成师生对立。对学生中出现的行为偏差等诸多问题,不能进行深入思考,而是简单批评甚至进行一定的处罚,这样一种方式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学校的一名年轻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由于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而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体罚,由于学生是听障学生,沟通存在一定困难,造成了师生之间相互动手的不良结果,从而使矛盾激化,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更多地采用正面激励的管理方式,结合残疾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应势利导,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首先自己认识到错误的根源,这样教师再进行批评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
        特殊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一个班级里既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个别问题学生。一般来讲,残疾学生特别是行为问题学生大多存在着自尊心很强、不愿与人交流等特点,更不愿意教师对其当众批评训斥,也不能容忍其他学生瞧不起自己,当他受到教师不公平的待遇时,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可能公开对立,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们由于受家庭、周围等主客观环境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思想和行为带有明显的情绪性,自卑感很强,即使内心深处偶尔闪现要求进步的火花,也由于缺乏自信心而瞬间熄灭。结合残疾学生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处理。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到班级大家庭中。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名视障生,该生学习能力一般,年龄相对较大,平时几乎不和其他学生交流,且又个性强,自卑感强,容易动怒,经常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其他学生也就排斥他。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观察,发现该生也有很优秀的品质,就是喜欢劳动,他经常在其他学生离开教室后,偷偷地打扫教室卫生,而且在家里也经常帮助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为此,我就从爱劳动这个话题入手,表扬他,引导他分析自己,也分析其他同学。慢慢的,他自己开始喜欢和班里其他同学说话了,其他同学也愿意接纳他了,让他在班级里找回了自信。现在该名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关键的是他真正的融入班集体了。 四、建立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大多实行寄宿制,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我所在的学校有听障、智障两类残疾学生,大部分学生住宿在校。很多学生在校时表现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放假回到学校后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有所后退。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必须坚持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经常和家长保持沟通,建立互信机制,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沟通交流,有条件的话建立家长学校,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形成最大的合力,增进相互了解,不断改进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使教育取得最好的效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也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起着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作用,学校的很多工作需要班主任去贯彻落实。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的角色至关重要,有时是教育者,但有时又担当着学生“父母”的角色,做好残疾学生的班主任工作,为残疾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残疾孩子更需要爱,我们要始终有一颗仁爱之心,主动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们成长,做残疾孩子回归社会主流的引路人。
        总结: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班主任,我深有体会,教育障碍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学生为人之道。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让我们倾洒爱的甘露,为成长扬帆,切实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爱为基础,以情感人,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相通,促进聋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