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红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2535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锻炼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要做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背景下,教师应增强对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发展水平优化、创新教学策略,并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元素,让数学课堂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无限的活力。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方法?
引言
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知识的基础,学好数学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今,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尽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做无用功,尽量做到有效教学。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传统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学生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是衔接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能不能在数学这一门行业学到有用的知识,可以说在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近几年教育界提倡各科目都要进行素质教学的改革,然而就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来说,大部分老师还是受到传统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并没有深入了解素质教育改革的真正内涵,仍然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对于学科综合能力的素质培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教学观念已经落后,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综合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
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将来进入社会时候能够将自己在学校内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上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做一个能适应现现代高速发展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尽一份力。然而现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接不上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仅限于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数学学科本来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异常紧密的综合性科目,而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生活就违背了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初中数学中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形式单调问题的教学模式,将复杂的数学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场景结合到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现数学的“抽象之美”,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当数学教师讲解课程《中心对称以及中心对称图形》时,采用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很难向学生展示图形围绕一个点旋转180度。通过教材图片的比较不能有效地探索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不能完全理解此知识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数学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图形动态运动过程和结果,并通过直观的形状转换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让学生能够对于“中心对称”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过程,并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二)突出教学重点,加强学生理解
有效课堂最怕一个误区,那就是老师对于灌输知识的偏执。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课备得很满,内容非常充足,重要的、比较难的、次要的,只要是这一节课中要涉及到的知识点,都会在教案中出现,也会在老师的讲解中出现。这种面面俱到的讲解方式,不但课堂内容太满,课堂时间太紧,而且重点不突出,学生注意力要么分布均匀,要么在老师平平的讲解中思想涣散,从而离老师期望教学效率越来越远。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代学生的学习能力,认识到他们基础性较强这个事实,在教学中不要面面俱到,剥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要给学生留一些空白,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要大胆留给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通过点的辐射,对于细枝末节的知识,学生自然就会懂。比如,在教授“角”的时候,只要老师围绕重点,“角的两种定义,三种表示方式”,还有“度、角、秒的认识和换算”进行讲解,对于发现角、角的顶点、角的边以及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角,学生自然就慢慢懂了。这样老师的讲解内容不但更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时间也不会太紧张,还能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信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来丰富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引发学生自发的进行思考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数学现象,所蕴含的数学知识等。而且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生活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保持相对的活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比如说,老师在对于几何内容这一章的课堂教学,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发的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几何形体,要思考这些几何形体的点线面存在何种的数学关系。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挖掘,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兴奋的状态,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对于数学知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四)培养合作意识
大多数班级内的学生都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问题,而许多学生因为个人性格原因和个人经历原因往往不习惯提出自己在学习当中不理解和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情况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也就很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来带动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相较于学生和教师之间要小得多,沟通起来也没有压力,学生们可以很好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相互之间探讨研究进行解决,从而让自己的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通过分组可以让学习效率相对较高的学生带动进步较慢的学生,促进班级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通过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从而就正在学习当中的错误习惯,进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及时针对个体学习中的阻碍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遇到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提问,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解决班级整体的大问题,而个性化的小问题由小组解决,保障课堂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吸收。
结束语
总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只要老师能在教学中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并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能科学地选用方法,把学生带进数学的学习乐园,使学生带着兴趣,快乐学习,从而保证课堂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资讯,2020,18(13):83-84.
[2]李米娜.初中数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01):175.
[3]郭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