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0期   作者:江进均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数学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高,形成了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为辅导地位的新教学模式
        江进均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金装中心小学52653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数学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高,形成了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为辅导地位的新教学模式。在这转变过程中,核心素养成为了热门的词汇。对小学阶段的数学而言,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便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为此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核心素养为背景,通过分析当前小学阶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教育部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授课内容不应该单单是教会学生教材内容,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其未来学习数学、掌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做出规划。其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基本途径。但从目前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来看,与教学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当前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在考虑如何获得更高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受到了限制,这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解决问题的思维学科,是以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如果不能把握住数学的灵魂,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会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只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无趣,进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就算有部分人取得了高分,也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意义无从谈起。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逻辑,从而提高他们数学的核心素养,真正让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与数学融为一体,从心底里爱上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是学生数学思维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进而影响到他们初中或高中乃至以后更长的人生道路。
        二、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一)将现实生活融入到数学课堂中
        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过程,学生很难去理解记忆。老师应该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用较易理解的方式讲授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这并不是脱离课本,而是将生活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高于课本又归于课本,就是在课本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又能和课本上的知识相关联。小学老师应该熟悉当前阶段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逻辑特点,根据小学生较为灵活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进。

在授课时,老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常见案例或者用动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中的数形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数形结合指通过简单的图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化为具体的数学形状,化抽象为具体,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采用这种思想可以让学生摆脱数就是数,图就是图的惯性思维,将数和图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图形是一种具体的东西,能把复杂的数字通过各种数学关系联立起来,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数形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和课本上的图形结合起来,建立联系,让学生看到数字能联系到图形,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进而延伸到其他方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是数学思维应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有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求取图形面积的课程时,自己动手做出图形,图数并茂地完成课程学习,从而大大加深学生对图形和数字二者之间的联系和认知,进一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多方面思考,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都说孰能生巧,在数学运算方面更是如此。因为数学解题方法并不唯一,一题多解的情况很常见。特别是教科书上的例题,一般都会随着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增加一种新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对教材例题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感悟例题。当遇到与例题解法一致的习题,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两题考查相同的知识点,同样也让学生判别出两题的差异。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复分析总结,归纳出这一类习题的运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不断的例题比较与总结,使学生在数学基础这方面得到了高强度的训练,从而形成多练、巧练、反复练,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度。同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下功夫设计好每个章节的例题和典型测试题,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和运算技巧。
        三、结束语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老师们教学中的重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各种方面来应用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以数学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小学生自己实际掌握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热爱数学,而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课本知识与卷面分数,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目标。这也是数学思维方式在教育小学教学过程中最好的体现,引导小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开井.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在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力量》,2018年10月
        [2]曹靖.浅谈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6(4):54-54
        [3]刘玉玲.数学思维和数学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146-146
        [4]王文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浅析[J] . 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5):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