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素芳
[导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素芳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211121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采取不同手段从各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老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学生去阅读,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里去找寻真的自我,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的精确指点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不稳定,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导致阅读不能正常进行。因此要想真正晋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离开每一位教师的悉心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心理的建设,引导学生建设正确的阅读理念,从内心真正接受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才是教师的成功之举。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一)老师设定的阅读范围有限
        在如今的小学中,有很多老师只是局限于教材和练习题中的阅读,并没有延伸到课外,导致学生掌握的阅读知识可能必须要掌握的,没有得到知识上的拓展。所以当老师在阅读课上时可以穿插引入一些课外的阅读文章,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为学生打开阅读思路,开拓阅读空间。
(二)学生阅读兴趣不够强烈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小学生接触阅读越来越少,对阅读的兴趣也是逐日递减。面对这种现状老师不能“坐以待毙”,最重要的教师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都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老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欢的题材让学生去阅读并进行总结,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去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
(三)家长在学生阅读方面关注较少
        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忽略孩子细节方面的学习,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老师和学校是希望家长多引导孩子看读写等方面的提升,重视孩子阅读的能力,故事书、名著等课外阅读可以在双休日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阅读,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进行阅读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
        老师在对小学阅读进行指导时一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本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同身受,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去。老师在课堂上教授阅读知识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老师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因材施教进行阅读指导。


        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有一位同学理解能力强,老师则可以和这位同学一起探讨关于阅读技巧的问题;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则老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并对学生进行点拨,等学生能够自己阅读后再对学生提出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逐步晋升学生的阅读本领。
(二)面向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探索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在了解的基础上搜集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阅读资料,分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并且给学生们布置好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更能激发阅读兴趣。老师要看到每位学生的不同兴趣,继而激发其阅读兴趣。
        例如在课堂下老师和学生亲切的交流,询问学生在课下喜欢做些什么、或者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最喜欢的书籍是什么等,通过这些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以这些回答作为基础去引导学生阅读与此有关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开展与阅读学习有关的板报活动
        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班级里开展语文阅读板报活动,让学生都积极参加到班级活动中,用板报活动的形式去丰富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并通过不同的板报展现形式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有关语文阅读的奥秘。
        例如第一周的班级板报是关于语文阅读的含义的,老师要求语文小组第一组的同学完成板报任务,这样一组同学就会翻阅资料去寻找有关语文阅读含义的内容;第二周的班级板报是关于语文阅读的实例,老师安排第二组的学生来完成板报任务,二组的同学就会认证去阅读并搜集相关的实例。由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班级里创建阅读小图书馆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阅读小图书馆的建立,划分出班级阅读角,每周派不同学生添加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进行交换书籍阅读,和同学们进行分享,这样做是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多方面去了解阅读的乐趣,真正的喜欢上阅读。合理安排学生在小图书馆进行阅读,阅读过后并进行心得交流,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培养学生内心的阅读成就感。
        例如周一语文阅读小图书馆中坐满了热爱阅读的学生,老师耐心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并对有疑惑的学生进行点拨,小小图书馆装载的是孩子们的大梦想,完成老师安排的阅读任务后,同学之间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总结了今天的阅读收获。在不断的晋升自己的阅读本领,同时也增进了同窗之间的友谊。
三、结论
        综上所述,老师要打开学生的阅读范围,不让学生局限于课本;老师要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老师要与家长沟通,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更要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香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探究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7(18).
        [2] 严苏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45).
        [3] 张金玉.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34).
        [4] 李玉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