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具体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奚杰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了判断一个人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准
        奚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二中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了判断一个人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准,阅读能力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同时也决定着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首要是要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那么表达能力的前提自然是要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跨媒介阅读;具体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活动,阅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知识视野更加宽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信息、收获知识的比较重要的一个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探索高中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实现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目标。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阅读能力提升代表着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可自行融入到阅读世界之中,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去学习,必然会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若自己只是大声朗读,其间少有思考,那么和没读并无两样,根本就不知道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就是完全不理解文章内涵,这样的阅读毫无作用。所以,阅读的第二步便是理解,唯有阅读能力提升上去,理解能力才能提升,理解知识始终都比死记硬背所获取的知识更能推动学生发展。其次,阅读能力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备受阅读能力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其理解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升。当学生理解能力提升之后,他们对题目的理解会变得更为深刻,这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相同的题目耗费时间少,做其他类型题目的时间变多,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升上去。如此便可让学生拥有自信,更乐于学习,迫切想了解书本知识,久而久之便会将书本知识内化,学习成绩也会提升。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有了良好阅读能力,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会起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更强,对各类题型理解便更为深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对学生大有帮助。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媒介阅读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学习资料库,注重教师梳理与引导
        学习资料库的建立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整合多元媒介信息,如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多文本解读、影视资料的跨媒介资料库。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随时随地展开阅读,还能在多元媒介的辅助下更加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然而,由于涉及的信息过于庞杂,教师在建立跨媒介学习资料库的同时不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使之在阅读教学中化被动为主动,在多元媒介的辅助下积极投入到对文章及其相关内容的探索中。比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搜集文章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风格等资料以及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品。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人际关系入手,对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主张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
        (二)重视学生阅读体验,优化阅读活动设计
        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不仅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要注重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运用自身的教学方法,加强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并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合理地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质量较差等学习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导地位,注重每一位学生的阅读体验,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不断优化设计阅读活动,所以阅读教学更有趣和新鲜,然后为了加强质量的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位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首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环节设计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特点,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音乐,用美丽的旋律的音乐来缓解学生的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阅读教学的气氛变得极为轻松、愉快,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进入后续阅读环节。在高中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建相关的教学视频,根据文章中描述的整体结构整合故事和文章的情感和相关文学教育视频,并使用直观的视频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视频播放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创建相关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阅读的文章,这样每一位高中学生可以与文章的内容根据视频和音乐来产生巨大的共鸣,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文章的阅读,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合理设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模式
        从对一本书阅读向群书阅读方式转变,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阅读行为走向纵深的阶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中,还要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从不同视角拓展学生阅读层面。群文阅读,既要设置群文组合,也要进行类书建构。比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师说》这篇课文时,在指导学生阅读好《师说》这篇课文时,还要运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模式,建议学生阅读与《师说》相类似的文章,像明朝宋濂所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在内容上,它与《师说》有一定相似点,并且,这篇文章也是议论学习态度的一篇文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媒介,从网上搜寻与语文教材相类似的文章,实施“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阅读方法和策略,启发学生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凝结阅读情志,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依托文本内容,开发媒介阅读
        在大众传媒时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媒介阅读对于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造跨媒介阅读的条件。比如,在学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与文章历史背景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图片、报刊文献,作为供学生参考的媒介信息来交流探讨。如此一来,教师便可利用诸多媒介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使之对文章背景及思想情感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在处理媒介信息过程中所暴露的共性问题,教师务必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逐步提升其媒介意识,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媒介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媒介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以影视作品改编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将该文改编成剧本,将其以镜头方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通过将文本改编为分镜脚本,学生就不仅能深刻领悟作品的魅力,更能借此提高创造力。
结束语
        教师在运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随时发现它可能出现的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尤其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完善设置,特别是要设置好与阅读课文相匹配的阅读任务群内容,体现它的科学性,以助力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晟.跨媒介阅读的叙事范本与教学内容的确定[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4):129-132.
[2]郭靖雯.跨媒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3]张静.跨媒介阅读与交流[D].集美大学,2020.
[4]王春丽.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5]程晟.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