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王亚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技巧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也应运而生。
        王亚平
        江西省永丰县城南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技巧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也应运而生。它广泛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无可替代的教学辅助和指导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能力
        一、活用思维导图,整合教材
        (一)提炼主题,强化单词记忆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单词虽然难度不高,但其仍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单元主题,使学生围绕着这一中心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food and drin-ks这一中心话题绘制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厘清主题与词汇之间的密切联系,将food的词汇分meat,vegetables,fruit等几类,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类中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食物;通过核心词drinks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饮料的单词;使其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最后,让学生归纳概括,以思维图表的形式将其一一罗列出来。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它们联系起来,如以一个圆的形式将这些零散的短语进行罗列,从中建立一定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知识点的分布,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辅助联想词汇的教学,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吸收、运用和记忆单词,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又可以大大降低和缩短记忆单词的难度和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从而达到巩固旧知、内化新知的学习目的。
        (二)优化阅读方式,提高阅读力
        目前,传统语篇课堂教学方式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思维导图可以将语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有效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能使复杂的语篇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需要阅读的内容。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思考和分析文本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系统化,而且内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这对提高小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概括、分析和逻辑整理的能力,以及记忆和思考复述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帮助。
        例如,在五年级《My favorite season》这一单元读写教学中,教师以通过动作、表情和游戏等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关于天气的单词和句型,初步建立讨论以季节为中心的语篇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仔细阅读语篇、找到相关的信息。因为有了思维导图的分析和指引,学生明确了语篇阅读的重要性和目的,很快就提炼出了语篇的一些关键知识信息,轻松地理解了语篇的相关内容,学习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在语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语篇,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表达能力的同时,使语篇的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三)拓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英文写作,很多小学生往往缺乏思路,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导致写出的作文内容贫乏、句型单一,学过的一些词汇、句型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而思维导图能够快速帮助学生列出题纲,利用核心词汇和句型组织语言,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内化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活用导图,优化思维
        陶行知先生在《行知行》一文中指出:“那最初的电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是像雨一样从天下落下来的吗?不是。是法拉第、爱迪生几个人从把戏中玩出来的。说得庄重些,电的知识是从实验中找出来的。其实,实验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创意的把戏。”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个性化学习手段,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就能更加高效地激活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和理解单词,而是让学生准确把握各个单词之间的含义和联系,将枯燥、零碎的信息和词汇整合得更系统化,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引导学会主动模仿和探究,呈现更加高效的思维导图,并能够运用高效的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复习和巩固性的阅读,进而做到准确提取和分析需要的信息。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筛选需要的信息、把握知识要点、列好框架结构,进行培养和激活学生的高效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明确指导下,思维导图的设计和构建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识记,而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和思维极其活跃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法被预估的。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除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自主地投身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钻研,最终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情境;灵活地运用一些有趣的插图,帮助学生获取多种信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使其用一种跳跃性的思维方法去探索、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思维的一种创新和突破,它能够帮助英语教师将很多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实现对教材的综合提炼,也能够帮助学生优化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其学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史海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9(55):125.
[2]王艳.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J].新课程,2019(64):112.
[3]汤惠兰.浅谈有效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指导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9(39):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