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鹏
重庆市綦江区杨地湾学校 401448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了一种打破常规的英语成绩测试形式。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英语技能的全面提升。这种新形势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可以帮助英语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就着重分析了初中英语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具体方法,为教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听力;
引言
听力和口语作为英语课程中的重要课题,加强对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上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可以更好地把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学习技巧,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多听多练,奠定英语基础
在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注重打基础,确保学生日后英语课程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在英语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音标的发音规律出发开展听力和口语练习,让学生可以准确认识每个单词的读法,听清楚听力材料中的单词和句子。而且,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音知识和拼读规则,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练习口语,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轻松。[1]
听是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听懂对话内容,每天坚持听,才能体会英语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热情。在学习初中英语“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篇文章时,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就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音频功能播放整篇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可以听清楚每个句子的发音。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就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跟读的空间,让学生可以进行多次的听读练习。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发音,在听的基础上探索听力学习的技巧,让英语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然。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听说练习中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
二、人机结合发音练习,完善听说教学
在初中英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录音引导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养成对语音、语调大声朗读的习惯。
在人机工具的教学辅助下,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口语模仿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在学生的跟读和模仿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口语环境,适当增加课堂对话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大胆开口、大胆对话,推动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协调发展。
比如,在初中英语《Go for it》这个教学单元中,由于其中的每个话题都与学生生活的时代和日常生活经历非常贴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创设的氛围中为学生留出大量口语练习的机会,如Pair work ,Group work, Survey 等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有更多口语练习的空间。其次,教师还要利用录音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对话发音和听力素材,规定一个话题范围,让学生以话剧表演和英语朗读的形式进行对话练习。在各种语境中展开对话练习,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发音技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对话的过程通过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发音缺陷,快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三、讲解英语听力技巧,丰富听说实践活动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听力和口语技巧,引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捕捉更多的题目信息,预测听力内容,做好学习准备。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边听边记,跟读关键信息,对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准确的把握,提高听力能力。[2]此外,还要带领学生在丰富的听说实践中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方法,探索科学的听说学习技巧。
整合有效的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听说教学的效率,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不同形式的听说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Go for it》这个单元中,Section A中安排了两次听力活动,第一次听录音时只需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信息,第二次听录音则要掌握更全面的信息。Section B部分又进行了再次听力输入,拓展了听力材料的内容。通过设计信息技术练习,就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学习难度,让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更强,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听力练习中让学生接受多次训练,减轻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学习的压力,树立学好英语口语和听力的信心。
结束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全面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能在听力练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及时纠正错误发音,把英语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听说英语的场所,推动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冬梅.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机制探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8 (11): 103-104.
[2]叶佳.全面的关注动态的评价[J].文学教育, 2015(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