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大埝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菏泽市 274612
摘要:农艺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融合,注重农艺技术的推陈出新,掌控前言发展思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保障农业生产的全面化发展。农艺技术发展中,需要不断推广生产效用水平,注重耕地保护,强化农艺产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农艺技术;推广;应用
一、农艺技术推广的基础标准
现代农艺技术主要包括绿色食品、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引进、无土栽培、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预测及综合防治、农副产品营销等几大模块的内容,同时这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农业通用性、完整性、多教育价值性等特征,其推广应用的基础原则是确保农艺技术的可行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来安排实践应用,通过时间来熟悉和掌握农艺技术的基本实验及方法,并逐渐将农业生产技术从学校实验室、试验田推广到农业生产经营中。
农艺技术推广基础标准要从农艺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去总结和调整,以此来防治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品质以及农业生产量难以提高的问题。土地方面包括土地生产标准及作物一系列流程;在基础技术方面包括产量、灌溉、施肥等规范性流程及标准,还包括农业科学中的技术及流程。通过科学管理来控制农业生产中需要的生产条件,实现绿色化生产经营。
二、农艺技术推广强化策略实施
在农艺技术推广中,要注重对大规模种植产业化过程中系列要素的分析,结合作物栽培、土地施肥、灌溉、除草、施肥等加工系列环节,注重调整技术操作的整体价值。根据农艺学基础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结合相关要素,实施有效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调整基层记忆及其相互结合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地方作物产值的发展水平,不断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基层农学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基层农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价值,注重基层农学技术推广应用一体化,结合现阶段相关战略形式,明确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理论指导。
1、加强农艺技术的因地制宜推广
农艺技术推广中,需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协调分析。结合地形、土体、气候、温湿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农耕产业下农艺技术的调配。面对农艺技术实施有效的推广,需要实施区域化调查管理,选配合理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分配。通过调整农艺技术融合发展,实现地区与农艺技术水平的拓展与提升。
2、提高农艺技术
基本农艺技术包括种子筛选、种子培育、播种、施肥、管理、杀虫剂、使用农业机械等方面。要使农民广泛采用农艺措施,就必须优化农艺措施。在作物种子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种子。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作物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控制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在种子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科学规划种植密度,合理设置间距。在杀虫作用过程中,应尽可能优化杀虫剂的组成,采用无害环境的方法。应以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为主,以化学防治技术为辅助技术手段。
测土配方技术是指以对土壤测试及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各个阶段生长对于肥料的需求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确保土壤始终保持较好的供肥性能。测土配方主要是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再通过测土的结果施加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肥、钾肥、磷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测土配方的优势在于精准控制肥量、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提高了肥量与农作物生长的作用,解决了土壤供肥与农作物生长需肥之间的矛盾。通过测土配方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土壤肥力性能失衡问题的出现,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进而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测土配方结果如下:基肥每亩尿素30kg,春小麦返青后和出穗后每亩尿素15kg,移栽后35~40天尿素每亩5kg,采用有机肥湿喷法进行施肥。该试验田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长势良好,且最终产品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结果验证了测土配方田间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政府的干预作用
政府是农艺技术宣传的主力军。在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为农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干预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整合和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向科学普及和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维护自己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高农民的认知度。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农业技术推广和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人们的观念,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稳定发展,提高我国作物种植业的水平。
4、资金整合和技术提升
农业科研经费是制约农业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资金、科技得到满足,农业技术才能得到发展。同时,在推广和生产过程中,对资金和资源的依赖一直是限制产品推广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推广发展中,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注意资金的整合,提高个人素质,保持先进优势,才能使农业推广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关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条件、社会资源等方面,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总结和反思已有经验,有效提升科技水平。
5、重视校、企、基层农艺技术合作
农业大学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诞生地,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驱动力量。除学校以外,掌握现代化农艺技术的企业及拥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企业也是农艺技术推广的核心力量。在基础农艺技术推广方面,应注重农业大学、企业、基层之间的农艺技术合作,形成以农业大学为依托的农艺技术推广模式。此外,由农业大学提供农艺科研技术,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由基层提供农艺技术宣传及推广服务,三方通力合作,创建区域性产业中心地带以及永久性农业示范站等;同时对相关农艺技术进行应用,扩大基层农艺技术推广的业务范围和高效研究成果的转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收入。
6、外引内培,推动基层农艺技术发展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基层要引进先进的农艺技术及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引进人才开展现代化农艺新技术人才培养及农艺推广宣传工作,确保农艺技术能够顺利地从校园、科研中心、试验田走向田间地头,进而确保农艺技术推广的顺利实施,加快农艺技术从理论价值转为经济价值。
7、农艺技术下乡工作
按照农艺技术需求,实施推广下乡工作,注重新农艺技术的融合发展。农艺技术中,加强农艺技术的大力宣传工作,充分了解农艺技术重点思路,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农艺技术,实施小范围的技术培训。重点扩展农艺技术的效果推广。依据现代信息化发展需求,注重互联网应用下的技术推广,提升推广普及农艺技术应用,保证工作顺利的实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农艺技术及有效的指导工作对提升国家农业经济的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探讨了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强化方法,旨在为农业技术提升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黄鹏华.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推广模式[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8(06):23-25.
[2]赵尚杰.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6):255.
[3]李丽艳.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方式与发展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4):59-60.
[4]李瑶瑶.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8(0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