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务局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是事业单位实现转型的重要工作内容。从现实角度看,事业单位要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立足于长期建设和宏观角度实现档案管理,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此来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档案信息化相关概述
信息化本身具有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以及带动性特点,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围绕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中心,以档案数字化人才为支撑,构建档案电子化规章制度、标准体系,进而形成档案数字化综合体系。现阶段,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开展主要目标是管理模式化、馆藏共享化、归档自动化以及应用专业化、控制高效化。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首先,应做好信息技术开发工作与应用工作,为档案信息化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应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产品更新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实施水准;最后,应做好信息化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并构建管理工作开展长效机制。
2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档案管理改革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都在就现存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摸索出一套改革的档案。但是就档案管理机制来讲,目前的档案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虽然改革已在进行,但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在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受到广泛的关注,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管理对象是电子信息,这使得管理活动更加简单、便捷。但是目前笔者所在单位的档案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且没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这导致工作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2.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档案管理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极强的耐心,更重要的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专业性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还有较强的责任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笔者所在单位的的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并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其中还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地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就单位层面来说,也没有定期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3缺乏完善的档案检索和储存管理机制
如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档案混乱或者信息虚假等现象,那么就会给事业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在进行档案检索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的发展模式并将检索机制合理地融入其中。同时,单位也应不断地总结之前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档案检索和储存管理机制会导致工作效率无法提高,也可能会导致信息在储存的过程中丢失,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3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3.1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术人员是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专业技能的体现,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首先,针对纸质档案存储和习惯而言,事业单位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现有认知,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基础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事业单位要提升招聘门槛,制定更加严格的招聘要求,积极吸纳外界先进技术性人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潜力,加强人才储备,从而有效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模式;最后,要重视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考核,改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工作技巧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实际工作状况给予针对性评价。
3.2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
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初级建设阶段,领导能对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但是实际改革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各种实质性的问题。为了有效改善当前这种工作现状,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实现创新,推行统一的工作标准,建设规范化的制度与体系。从现有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来看,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设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推行统一的标准,以此来实现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单位的实质性影响。就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录入方式、文字标识和格式等进行具体规定,从而为事业单位的高效性信息检索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而言,要结合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开发,规范电子文档的数据信息,为档案资料的数据信息库备份做好规范,因此来实现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统一化管理,逐步实现档案资料的电子信息共享,综合性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3.3树立积极向前的思想工作观念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创新外,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培养。增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仅能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还能切实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推动信息档案电子化的发展进程。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发生巨大的改变,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信息检索和档案资料的查询中也提供了一定的便捷性。针对人员思想工作观念的培养而言,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要注重自身言行,结合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不得随意翻看档案资料,也不能任意调用各类档案信息,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3.4重视信息化安全管理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存储,读取过程更加便捷。但正是这种信息资源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本身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事业单位遭受严重的网络攻击,就会出现档案信息资料的丢失,给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转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阶段的安全性,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重点开展网络环境的优化,对档案数字资源予以保护。首先,基于网络自身存在的开放性特点,档案信息资源面临着巨大的丢失和盗取危机,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本身就属于机密性较高的文件,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阶段需要做好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结合不同员工的身份来开放特定的系统权限。通过权限的设定与加密设置等安全措施的应用,有效保障档案资料的实际存储和使用安全,切实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事业单位内部要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档案的内容予以严格把控,定期开展计算机病毒的查杀,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最大的变化就是档案数量的骤增。档案是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在单位组织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为衡量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实际运转效果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部分具有高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事业单位而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要保存具有珍贵价值的档案资料,也成为记录工作过程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符永照.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城建档案,2019(12):16-17.
[2]许燕梅.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探讨[J].档案与建设,2019(12):56-58.
[3]张絮.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营销界,2019(51):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