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救助管理站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社会救助档案是民政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维护社会和谐和保障民生安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社会救助和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基本要求,并从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开展多元化的档案管理服务指导、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形式来开展档案管理等方面分析如何优化社会救助档案的管理,旨在能够更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民政档案;社会救助档案;管理要求;管理应用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城乡救助体系打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多的文件资料,形成了社会救助档案。社会救助档案记录了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历程,是救助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档案对社会救助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维护救助单位和被救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能够提升社会救助档案管理有效性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思考如何优化管理这些文件资料,通过优化管理这些文件资料来更好的发挥其为民生服务中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的基本要求,就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旨在能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一、社会救助和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内涵
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内涵分为狭义角度上的和广义角度上的,广义角度上来看,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是民政部门在开展各类社会救助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包含一些申请审批的资料、日常管理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被看做是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内容。狭义角度上的民政社会救助档案是专业救助档案,包含两类,一类是社会救助部门对社会各个救助活动开展中所涉及文件审核管理所形成的档案,另外一类是救助机构对于需要救助乞讨人员,在救助他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档案资料。
二、社会救助档案管理要求
第一,按照法律的基本规定进行管理。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任何行为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在规定的法律要求范围内,社会救助档案的管理也不例外。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拿,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属于专业档案管理范围,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规范的法律制度可以参考。针对这个问题,新时期社会档案管理需要依托民政部门和国家档案局的力量,在全面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从而使得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迹可循。第二,按照救助者的类型实现对档案的分类管理。在管理社会救助档案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根据社会救助档案的不同类型来进行档案管理,为档案管理制定出具体的法律法规,将具备通用属性的社会救助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第三,实现对社会救助档案的分级管理。按照相关规定不同救助站会负责不同的社会救助工作,且各个民政机关部门、政府、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所负责的范围不同,受各自职能不同的影响,他们所负责的管理内容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是负责什么工作内容,最终的工作目的都是实现社会救助档案的规范化发展。
三、社会救助档案管理优化对策
(一)社会救助单位领导要强化工作意识
第一,管理意识的引导。在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救助事业发展需要救助单位领导积极转变自己的档案管理意识,从宏观角度上看待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并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对救助单位管理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时候做好档案管理。第二,逆向思维的引导。滞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会制约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社会救助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性发展,通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会从逆向思维的视角来激发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积极建设档案的工作热情。
(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开展多元化的服务指导
结合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特点,社会救助档案工作的开展不能够仅仅依靠单纯的宣传,也不能够使用强制性的手段,只有通过提供及时的法律法规信息和较强的技术操作才能够为救助单位的档案管理提供支持,并为社会救助档案工作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新时期,救助工作的档案管理要更加注重宏观层面上的技术指导,不能够一味的注重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在档案的使用上要注重开拓创新,一方面,借助档案网站的传播优势来开设社会救助档案工作服务专栏,在专栏上传播最新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另外一个方面,要有针对的编写档案业务指导材料和工作指南,并将编制好的指南发放给各个救助单位,为社会救助单位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针对救助档案人员变动频繁的现象,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上门培训、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的方式来指引社会救助档案人员掌握更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以科学的思路和形式来创新救助档案管理
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工作十分重要,为此,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树立一种负责、积极的工作态度,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来不断优化和完善档案资源的利用。同时,在档案整理利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退伍军人接受安置、日常婚姻登记等工作的管理水平,深化民政档案的管理利用。
(四)强化民政社会救助档案队伍的建设
伴随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化发展,所需要管理的档案资料数量不断增多,档案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档案的展现载体形式增多。现代化民政救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素养,在工作中要能够应用先进的技术来优化工作的开展。首先,通过开展多个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救助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并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民政历史、民政实践和民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组织救助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会议中促使救助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更多的档案管理经验。最后,为档案管理工作者予以生活、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支持,为他们的工作解决后备之忧。
(五)完善民政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制度的制定能够为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为此,在进行民政档案管理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能够严格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基本内容,并在档案管理中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在救助站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保密制度来维护档案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私密性。民政局内部的档案管理部门还需要打造出完善的档案管理章程,规范救助档案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步骤,从而更好的发挥出社会救助档案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刻影响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成效,为此,在新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从思想层面上对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重视、完善救助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救助档案管理工作形式和机制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提升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利用率,旨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民政社会救助档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丰.信息时代民政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J].科学与财富,2019,000(025):249.
[2]何文丽.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管理体制与原则[J].中国档案,2010(02):28-29.
[3]洪坦秋.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思考[J].大陆桥视野,2016(18).
[4]刘淑芹.浅谈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管理体制与原则[J].卷宗,2017(11).
[5]李亚辉.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思考[J].环球市场,2017,000(026):190.
[6]隋爱华.基于构建社会救助体系下如何做好档案工作[J].兰台内外,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