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朱贤芝
[导读] “学以致用”,作文正是张扬个性,用手写我心的最好表达,而如何让学生作文推陈出新、富有创意,教师旨在引导: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倡导学生写作进入角色,付之真情实感,力求文章以情感人;另一方面写作的语言独具个性,充满灵性,展现自我。
        朱贤芝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初级中学   442622  
        摘要:“学以致用”,作文正是张扬个性,用手写我心的最好表达,而如何让学生作文推陈出新、富有创意,教师旨在引导: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倡导学生写作进入角色,付之真情实感,力求文章以情感人;另一方面写作的语言独具个性,充满灵性,展现自我。
        关键词:“十作文素材 以情感人 抒写个性 语言修养
        正文: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写作更是集中体现学生对学习的积累与运用能力,也是学生最为头痛、一展莫筹的问题。在写作这个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中,一篇作文是否别出心裁、标心立意,能否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新意,也就是说文章要有它鲜明的个性。要使学生的在作文中张扬个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引导:
        首先,要让学生扑向生活这一大千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1]
        生活中无论多么细小的事物,只要认真感悟就会有所收获。大自然的风霜雪月、花鸟鱼虫,周围的车来人往、世事变迁,国际间的风云变化、起起落落,美丽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
        有些同学为写作文没有材料而发愁,材料从哪里来?大千世界,物象丛生,我们要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找到生活的亮点,抓住生活中的一鳞半爪,并提炼出人生真谛。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观察生活,积累材料,聚神凝思,作文才会境界高远,个性凸显。正如反映革命长征年代,既有历史巨著《长征》,也有毛泽东的《七律》,更有以小见大的《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还有催人泪下的《丰碑》……每位作者正是独具慧眼,别具匠心,写出了同一题材却不同风格的文章。
        其次,要倡导学生写作进入角色,付之真情实感,力求文章以情感人。
        文章反映的是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独到的见解和感受,独有的情感和认识。明代公安派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要抒写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个性。我就是我,不是任何人的翻版,因此好的文章都会深深地打上个性烙印,李白的浪漫、苏东坡的豪放、杜甫的现实与沉郁、鲁迅的泼辣与犀利、朱自清的朴实与清婉,都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倾倒千万读者。
        正是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受到世间的冷暖酸甜,才有《红楼梦》横空出世;正有曲波的东北剿匪,与战友的患难的经历与共和刻骨铬心、挥之不去的记忆,才有《林海雪原》脍炙人口。追其根本,曹雪芹、曲波正是作品中主人公贾宝玉、少剑波的创作原型。
        抒写个性,表现自我,也就是要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要写出真正使人感动的文章,首先要自己真正感动,巴尔扎克写完《高老头》后,脸上挂着泪珠,神精凄惨,别人问他是不是身体不适时,他沉痛地说:“不,是高里奥老头死了。”巴尔扎克之所以会融入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就因为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真情实感,可以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正是这个道理。[2]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而你读到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句句都是血”时,不知我们又要作何感想?因而说文学是人学,作文也应该是心灵的展现,情思的寄托,要体现出生命的意识。不同的生命意识,必然产生不同个性的作文。
        再次,要使写作的语言独具个性,充满灵性,展现自我。
        个性化的语言赋予了文章独特的气质和生命,也使文章获得了独创性。作者在创作中如果能将个性融于作品的语言中,把作者自己的个性与他所描绘的事物与人物的个性融合在一起,并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不仅内容上是新颖的,形式上也是独特的。
        王安石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诗眼“绿”字不仅展示出一派明媚而空灵的春景,其中还洋溢着诗人的喜悦和欣慰。“绿”字平时只作一个普通的形容词使用,而他在这里把它用作动词,使它成为一个意味深蕴的绝妙诗眼。再如朱自清的《春》可谓是把春天写的多姿多彩、妙不可言,单是其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可谓是神来之笔,写出了小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君不见古之浪漫豪放犀利清婉,且看赵树理的“山药蛋”、孙犁的“荷花淀”、冰心的“冰心体”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现在许多学生拿起笔来不知如何下手,大有捉襟见肘之感,虽然心中波涛澎湃,却力不从心。
        对此,就要加强学生的语言修养。我们应当广泛地、有选择地阅读优秀的文章,充分占有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库存。另外,许多精妙的语言往往直接来自于生活,所以只有不断地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才能常“新”常活。语言运用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写得多了,语感增加了,文笔才会老道,才能在语言驾驭上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3]
        写作是在表现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我们要自由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去抒发富于时代气息的青春激情,写出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展示我们的才华与风采。总之一句话,亮出你自己!让我们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张扬,因为我们是作文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杨振威.《让知识价值与育人价值比翼齐飞》[J] .湖北教育,2015,(06)754.1003-4390.2015.06
        [2]张衍生.《如何让文章文采习扬》[J]. 新课程研究,2011,(06):1671-0568-(2011)06-226.
        [3侯辛锋 高章福.《培养人格自立的学生》[J] .湖北教育.班主任,2012,(02): 1003-4390.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