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詹华云
[导读]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大面积应用促使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出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詹华云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
        摘要: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大面积应用促使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出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作为与网络资源有着直接联系的学科,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重网络资源的引进和应用。合理引进网络资源,能够使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好的跟上时代变化,也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充足的空间。下文主要针对网络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希望能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几乎实现了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全面渗透,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中,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已经成为了市场评价人才价值的标杆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兴趣的良好阶段,网络资源的引进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调查发现,当前网络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经由原本的辅助手段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措施和途径。网络资源的引进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参考和更充裕的探索空间,能够更有效的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素养,下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一、与时俱进调动学生好奇心
        在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渗透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水平虽然不作为学生能力水平的主要评价标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对其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当前网络资源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已经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进网络资源,配合合理的引导能够更好的维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身对教学内容有着较高的好奇心。但是当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更新缓慢,长时间受重视不足导致教学模式相对单调,小学生受到天性影响很难在相对单调的氛围中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将网络资源引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海量的信息资源,满足小学生旺盛的探索欲给学生营造更充裕的探索空间,并以此实现保护学生学科兴趣的重要目的。当下已有许多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打造的网站或平台,充分利用这类网络资源锻炼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筛选能力,避免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会受到过量信息的负面影响。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平均每周只会为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学时,可以说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被压缩到了极限,在这样的条件下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借助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方向,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但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想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索和学习,不仅要注重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和筛选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每周的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信息检索和筛选的主题,借助合适的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才是“授之以渔”,即使是小学阶段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增长也是有极大的益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眼界、思维都会得到相应的开拓,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三、深入开发学生思维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被提升到了与知识传授等同的地位,换句话说日常的信息教育工作必须要考虑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发育思维拓展的最佳阶段,小学阶段的思维培养往往效果显著。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资源的引进和应用将会赋予信息技术教育思维拓展的价值。从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讲,学生首先要有充足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储备才能有思维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本身与网络资源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以网络作为媒介学生能够见到更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加以有效的引导就能够实现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目标。
        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引导
        课前引导是长期以来信息技术教学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经有了充足的积极性,不需要再实施课前引导。实际上课前引导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不至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兴致全无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收集网络资源对应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规划趣味的教学引导,为后续知识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网络资源将会给教师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参考形式,教师以此来保证教学引导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增加教学引导后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传授效率会更高,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增长。
        总结
总而言之,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从信息角度对教育工作提供的有力支持。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学生应到更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筛选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弥补教材的滞后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雷成敏.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1):48-49.
[2]赵方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3):171-172.
[3]周艳. 利用校园网络资源 建构高效智慧课堂[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