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刘治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刘治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身份证号码:511324199001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1导言
        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大众日常用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换而言之,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向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与此同时,电力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强化建设力度的支持,即采取持续不间断的建设措施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不仅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维修工作,还需要在出现问题后保持运行的有效性,为后期电力抢修赢得更多时间。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电气技术,在电力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第一,可控性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离不开对电力系统的应用。电力市场不断发展,对于自动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比如在电力系统进行输电、发电、变电的过程中,均需要电力系统的使用,在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当中引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地对周围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庞大的数据网络,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维护方便。在对电力系统应用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其的维护保养,然而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对电力系统的维护力度,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网上监督,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第三,信息技术先进。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到了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敏度,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反馈给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其他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3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3.1电气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需要很多电气装置和设备,在电气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电气设备的设计是基础。设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电路、电气等相关的知识,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理念、设计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不仅需要设计人员有扎实的设计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电气工程设计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经验进行电气设备的设计,但是弊端在于无法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合理的修改。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对电气设备进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更提高设备设计的合理性,保证与电气工程相配备的电气设备在质量和性能方面都得到优化。
        3.2电气自动化在诊断设备故障上的应用
        电气工程在实际的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以往的故障排查需要人工进行,电气工程具有复杂性,人工排查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会需要停电进行排查和维修,势必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在电气工程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对故障进行快速的反应,并迅速排查,同时,对其他电气设备做出保护动作,防止某一故障带来其他连锁性不良反应。技术人员根据自动化技术排查出的故障点快速做出反应,根据故障反应情况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进行及时、专业的维修,从而减少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电气工程能够快速恢复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还可以对每次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具体的记录,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经验参考和信息技术反馈,不仅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更为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经验积累。

3.3监控技术的应用
        监控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体内容,往往被视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及稳定性的有力举措,真正意义上做到实时全过程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故障,便于检修及维护电力系统,大大降低故障发生风险,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同时,监控技术全面应用先以电力系统所设置的预先处理方案为参考依据,再以此为基础予以替换及维修,一旦发生停电故障也不易出现停电问题,对于保证社会大众用电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显著价值作用。此外,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运用监控技术手段能凭借自动化监测系统控制电力系统,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从目前而言,电网调度被电力企业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其的控制,其中,国家与地区的电网调查的范围明显不同,正确协调各个阶段电网联系是电力企业重点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进行电网自动化调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需求,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保证电能运输稳定性,以此对电网进行高效的管理。
        3.5集成技术的应用
        以往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肩负着分开管理电力分配及维护安全等工作职责,存在引发个别环节间衔接问题的可能性,反而极大程度上降低总体工作效率。由此可见,电力系统各个部门及各项环节可大力推行统一化管理模式,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同时,与其他类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比,集成技术手段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及理论要点,而将其与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相结合,不但能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还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管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有助于及时发现系统的运行故障,突出运行模式一体化的特点,对于保证供电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
        3.6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工作主要是通过人的控制,既然是人为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数据误差,进而影响变电站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通常,变电站工作采取轮流值守,这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缺点就是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自动化系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系统运行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监测,降低人工操作的数据误差,节省人力、物力。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工操作,以往传统陈旧的电瓷系统被智能化计算机系统所取代,整个操作过程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展示出来,一目了然,满足现代智能化电气工程的需要。
        4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供更优质的电力资源,电气自动化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完善并不断成熟,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趋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最优化”争取推动我国经济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用低成本换取高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快速的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合作,不断地提高进步。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也会推动我国的经济水平进一步的发展,也会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沈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与瞻望[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86-187.
        [2]张伟,徐洋,王晨超.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17):67-69.
        [3]陈恩来.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210-211.
        [4]张伟,徐洋,王晨超.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23):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