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18119881130XXXX
摘要:现阶段,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当前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其中,要想使给排水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制订,并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确保各个流程操作与规范化要求相符。基于此,可以将工程使用年限予以延长,将后期维护修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导言
众所周知,给排水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容易被忽视,但是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将对建筑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是否正常运行影响极大。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如果质量控制不严格,那么很容易出现安装管道的偏位、渗漏或者堵塞等质量缺陷,影响给排水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不仅带给客户办公或者生活上极大的不便,还影响到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而建筑给排水工程涉及的分项工程繁多,其预埋工作与土建工程施工交叉同步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度较大。如何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2.1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准备阶段、建设阶段和检测阶段,整个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具有很长的周期,若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得到严格地把控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均要充分协调工作方案,以此将各项施工技术应用于项目施工建设中。但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可以给予设计工作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少统筹管理与分项管理。一方面,在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前,没有认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情况进行勘测或者勘测太过粗略,没有获得准确有效的设计数据便急于开展设计。另一方面,建筑中各个施工环节均与其他施工环节有密切关联,某一个分项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会对其他分项施工内容造成影响。而在统一协调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严重时对后续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材料和设备质量关把控不严
施工单位没有建立材料与设备质量验收的相关机制,给排水工程进场的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质量把控不严,进场的管件、管材、设备及卫生洁具等主要材料的规格和型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个别班组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进行替代价格昂贵的材料,甚至采用假冒伪劣的管道来代替品牌的管道,管道的壁厚不满足设计要求,使得管道质量大幅下降;施工现场的水电专业人员工作不负责,任由班组进行采购与安装,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水电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型的管材的了解不足,无法真正地识别给排水工程材料与设备的真伪,导致不合格的材料投入使用。
2.3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2.3.1预留问题
给排水安装,在土建施工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孔洞预留,为给排水施工提供条件。但是在实际施工中,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预留工作没有做好,影响到给排水安装的质量。比如,在进行图纸会审的时候,对于土建与给排水施工图之间存在的错、碰、漏及交叉打架和间距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会造成问题,不利于给排水施工的开展。此外,在实际施工开展的时候,施工人员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孔洞预留或管道预埋的施工落实不到位,出现空洞错位、漏埋或是移动的问题,从而给后期的给排水施工埋下了质量隐患
2.3.2管道渗漏
在出现给排水管道渗漏问题时,渗出水分腐蚀周边建筑结构,长此以往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影响结构稳定性。在管道渗漏问题较为严重和渗漏量较大时,也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管道渗漏问题的主要出现成因如下:使用管件质量较差,存在外头外侧壁厚不均、砂眼等质量缺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结构破裂问题。同时,部分管件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外力碰撞导致结构破裂;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混淆使用管件、管道安装顺序错误、承插接口插入深度不足等,使得管道连接处密封性能较差,形成管道渗漏途径;采取连接工艺与管道材质不匹配。例如,采取氩弧焊工艺对耐热性较差或温度敏感性较强的管件进行焊接处理,导致管件损坏。
2.3.3管道堵塞
在出现管道堵塞质量问题时,会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造成影响。现阶段,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慢性堵塞与异物堵塞。其中慢性堵塞指在给排水管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内部流体物质逐渐附着在管壁上,与管道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管道壁厚逐渐加大。在管道壁厚超过一定标准时,会出现管道堵塞问题。而异物堵塞指在管道中掉入异物,引发管道堵塞问题。管道堵塞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施工人员未及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部分杂质遗留在管道内,并在后续管道调试、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问题;施工人员操作错误,在管道内掉入各类异物,如各类小型施工工具;所安装排水管道直径过小,部分杂物无法通过管道,在给排水工程使用期间频繁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同时,在管道结构布置不合理时,也将提高管道堵塞问题的出现率;杂物未得到及时清除,卡死在管道S弯处,提高管道疏通难度。
3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
为了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必须从施工技术方案制定和后续施工技术过程控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全过程管控,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目的。针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不尽合理的问题,建筑施工单位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做到分项管理和统筹管理,实现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筑施工单位不仅要给予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在实际技术方案设计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各个施工主体的协作能力。比如在设计前,组织给排水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技术负责人,开展初步的技术研讨,明确给排水施工技术设计所需要把控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实现针对性解决。后期协同设计时,将各个施工主体的设计方案组合,展示同一张图纸上,以此更加清晰明确的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其次,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检查与排查,其所遵循的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流程,确保施工目标达成,并促进施工品质得到改善。因此,建筑给排水施工在开展施工技术方案设计时,可以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此提升技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2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质量关
施工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的制度,建立合格的给排水工程材料供应商数据库,选择质量有保证和生产工艺先进的厂家来供应管件、管材和设备等。对于进场的配件、主要材料、管件、器具、设备和卫生洁具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性能检测报告,其规格型号及相关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工程给排水管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PPR管、PVC塑料管和镀锌钢管等,管材和连接件品种和型号较多,为了避免使用部位混淆,应加强现场抽查力度,做好材料质量控制。管道外观检查应无砂眼和裂缝,管道的壁厚偏差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镀锌管件应检查内外镀锌情况,保证内外均镀锌;塑料管严禁使用再生管;阀门开启应严密和灵活,管件与管道应对应地配套,松紧度应合适;卫生洁具的接口应符合设计要求。给水管道的材料应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热水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复合管和塑料管;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塑料管、镀锌钢管和铸铁管等;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铸铁管和塑料管等。
3.3做好预留
为了确保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做好预留非常关键。在接到施工图纸以后,需要对图纸进行全面分析,熟悉图纸内容。同时,也要对图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辨析,及时和相关人员联系修改方案,进行图纸会审和答疑,确保图纸科学合理。其次,对于楼板、梁以及墙体上的孔、洞、槽和预埋件的位置、尺寸等,都需要按照图纸来进行确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要相对具体的位置和标高予以确定,对孔洞位置做好标记。不仅如此,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也要对地下室外墙套管预埋件、水泵基础位置、高度、厨卫与屋面的留空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合适之后,才能进行相关的施工操作。
3.4采取防治措施
为重点预防管道堵塞、管道渗漏等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评估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率、掌握问题出现成因,随后针对性采取问题防治措施。例如,针对管道渗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检查管件外观质量,做好管件与各类半成品材料的保护工作,避免管件受到外力碰撞出现结构破裂问题。其次,在管道安装前,对管件质量进行重复检查,向管道灌入水体,观察管道是否存在渗漏现象。第三,做好技术论证,评估管道材料种类与施工工艺匹配度。第四,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各项操作要点、理解施工意图。此外,制定应急预案。例如当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后,技术人员需要快速锁定渗漏点。如渗漏点分布在穿楼地面管道根部,需要沿管道在楼地面凿除适当宽度深度的沟槽,向槽内填充各适量的密封涂料,在楼地面与给排水管道交接处反复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3.5强化培训,提升施工人员能力
就现阶段而言,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各个行业都需要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建筑给排水工程也不例外,想要真正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升工程的质量,并且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来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企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而在施工单位选择施工人员时,也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并且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的施工人员,尽可能避免工艺粗糙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对施工人员的能力进行强化,定期组织培训,促使施工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
3.6加强工程监督体系的完善
首先,要对工程监督体系予以不断完善,严格规范和约束所有施工成本,不断提高工作的控制效果,避免监管力度不足现象的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相关监督体系的完善,合理化控制施工质量,如果规范性不足,极容易为后期问题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到实际操作质量。在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将标准性约束力度提升上来,并与相关监督体系配合,以更好地控制工作质量。如果监督体系的配合力度缺失,很难保证所有技术操作成果和质量。
4结束语
总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质量的影响较大,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影响到客户生活的舒适度,必须引起重视。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质量关,实行样本制度,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安装质量控制,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河北企业,2014(06):124.
[2]杜福厚.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3):209-210.
[3]夏秋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0(02):88-89.
[4]陈川.浅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3(18):103.
[5]李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6(0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