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技术方案研究 李晶磊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晶磊 岳胜乾 樊凯 赵增然
[导读] 摘要:地形测绘活动如火如荼得开展,要想快速、准确获得测绘信息,应动态创新测绘技术、改进技术方案。
        山东集思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地形测绘活动如火如荼得开展,要想快速、准确获得测绘信息,应动态创新测绘技术、改进技术方案。尤其在特殊地形测绘活动中,更要深入研究可行性测绘技术方案,真实了解特殊地形构造,为工程建筑提供价值信息。本文首先介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等概念,然后总结测绘工程中常用测绘技术,最后重点探究特殊地形测绘技术方案。
        关键词:测绘工程;特殊地形;测绘技术
        引言:近年来,测绘技术广泛应用,将其用于绘制特殊地形,能为特殊区域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并在测绘技术实践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基于此,本文针对这一论题展开探究,希望能为测绘工程的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指导,从整体上提高测绘技术水平。
        1.相关理论概述
        1.1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指的是,获取特定区域内地形信息、空间信息,为区域建设提供地理信息图[1]。一般来说,测绘对象指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植被情况、矿藏情况等。从地区发展层面来看,测绘工程是基础内容,能为地区建设与管理提供价值信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测绘工程提出测绘技术创新、测绘方案调整要求,以便为测绘工作提供正确指导,减少后续返工频次,取得区域开发的良好效果[2]。
        1.2特殊地形测绘
        特殊地形测绘工作开展时,传统测绘技术适用性较差,为真正满足特殊地形实际测绘需求,势必要革新测绘技术方案,真实、全面收集地形数据及相关信息,为施工活动提供正确方向,实现高效施工、低成本施工目的。由于特殊地形测绘工作较复杂,所以要联用多种测绘技术,制定可行性测绘技术指导方案,为工程实践奠基。
        2.测绘工程中常用测绘技术
        当前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数字化技术在测绘实践中常见,各项技术测绘特征差异化,并且技术效用不相一致,具体介绍如下:
        RS技术属于远程探测技术,借助传感器探测物体反射情况,在摄像机设备辅助下,全面获得地形数据。现下,RS技术能够自动获得精准数据,为测绘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GIS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配合下采集地球表层空间数据,经数据存储、运算、描述,以图形方式输出数据信息。其中,工作人员利用电子计算机完成图形绘制与输出,一定程度上减少室外作业风险,能够满足特殊地形信息化测绘需求。GPS技术应用时,技术人员布设网络、设立测定点,使用测量工具精准获取测定点数据信息,对比于传统测绘技术,GPS技术将测绘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实现高精度测绘目标。数字化技术用于测绘工程,借助各类仪器生成数字化图形,并支持计算机模型构建,确保测绘对象直观、生动呈现。实际上,数字化技术支持数据加工,但由于技术实践时间较短,所以数字化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空间有待拓展。
        总结上述各类测绘技术特征:RS技术实时性强、精度高、周期短、范围广;GIS技术存储量大、支持图形输出;GPS技术操作便捷、适应性强;数字化技术直观、操作便捷[3]。
        3.特殊地形测绘技术方案分析
        3.1特殊地形——荒漠区、滩涂地
        无论是荒漠地,还是滩涂地,都无地表覆盖。针对这类特殊地形测绘时,应用常规方法难以全面获取地形信息。为提高测绘作业效率,根据测绘区域面积大小,制定不同的测绘技术方案,如小区域测绘工作以等高线绘制为基础,大区域测绘实践中,利用GPS技术设立测站点,联合应用免棱镜全站仪,通过高层测定准确获得荒漠地、滩涂地的数据。


        3.2特殊地形——茂盛林地
        林木密集区测绘作业中普遍存在信号干扰、仪器设备功能失效等现象,不仅数据信息延迟传递,而且数据真实性、可靠性难以保证。如果测绘技术方案缺乏合理性,那么测绘活动中的资源会被大量浪费,并且测绘工作质量大幅降低,不利于林区日后开发。总结可知,单一测绘技术存在弊端,要想顺利完成茂盛林地测绘任务,应联用多种测绘技术,并精心制定测绘技术方案。实际测绘时,主要应用导线推进断面法,配备全站仪测绘技术,获取测设点及坐标数据,将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相结合,准确推断待测点坐标数据、距离、方位角,并归纳相关数据。计算过程中,运用数学领域定理知识,保证计算结果真实性和准确性,成功得出断面距离值及相关数据。待计算工作结束后,借助全站型电子测距仪实地放样,推动林区地形测绘工作有序开展。现今,这类技术测绘方案在全国部分林区广泛应用,且应用成效显著,为林区科学建设、高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最终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
        3.3特殊地形——乡镇、村舍房屋密集区
        这类地形测绘期间,事先绘制草图,直观了解乡镇、村舍布局情况,规划设计测绘技术方案。测绘团队组建时,优选经验丰富、测绘技能高超的工程师,确保编制的草图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否则会浪费测绘时间、降低测绘工作实效。规划设计环节,合理布设测站位置,定位乡镇房屋、村舍房屋的角点,并完成分散测点测量任务,最后整合数据、处理数据,以适宜比例尺呈现草图。其中,全站仪测绘技术在距离测量、数据全面采集等方面发挥优势,主要是因为测距镜头支持全角测测量,且时效性、精准度得以保证,确保乡镇、村舍房屋密集区地形测绘任务又好又快完成。野外数据采集阶段,如果部分村民外出,或者遇到村民拒不配合现象,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准测绘任务,需要利用GPS技术获得房屋高处数据,这既能省去繁琐程序,又能快速完成零散点测绘工作。对于新农村建设主体而言,能够通过把控地形信息,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从而带动新农村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村民。
        3.4特殊地形——人口建筑密集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的群体规模呈扩大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人口密度[4]。为满足人们在城市居住的基本需求,房地产业扩大建筑规模,所以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量增多。人口建筑密集区测绘工作开展时,相关测绘人员要格外关注,根据测绘地形变化情况,科学制定测绘技术方案,以便为地形测绘实践提供正确指导。测绘工作开展前,充分准备所需设备,全面考虑人口建筑密集区地形测绘环节遇到的阻力,进而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使测绘工作顺利完成。此外,测绘人员掌握全站仪及相关设备操作技巧,在测绘实践中出色表现。并细致检查全站测量仪及辅助设备,保证测绘仪器设备完好性。实际测绘中,遵循相关要求,协调应用测量设备,突破时间、地点阻力,动态获取人口建筑密集区地形数据,大大提高测绘技术利用率,为城市建筑合理布局提供依据,最终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稳健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结论:综上所述,测绘工程任务量逐年增多,为高效、优质完成测绘任务,应高度重视特殊地形测绘工作,科学、合理制定测绘技术方案,为测绘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由于荒漠地、滩涂地、茂盛林地、乡镇及村舍房屋密集区、人口建筑密集区的特殊地形测绘要求不相一致,所以要科学运用RS、GIS、GPS、数字化技术,推动测绘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取得测绘工程实践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帆.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的测绘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9):90-92.
        [2]周冰,刘佳莹,吴岘.免外控无人机系统在电厂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测绘通报,2017(S1):188-191.
        [3]曹兵.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动态联动更新机制[J].测绘工程,2016,25(05):78-80.
        [4]张森原,牛丹阳.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绘技术方案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