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焘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摘要:有效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基本素质,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深化对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现代化教学理念与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意识;培养
引言:合作学习的内涵式让学生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交流,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实践性特征十分显著,为合作意识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当充分加以利用,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一、有效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都存在一定的错误,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同学进行交流,缺乏对教师主导与组织作用的认知,因此导致体育教学活动的随意性较强。但实际上合作学习的价值在于教师的科学引导,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实际学习情况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有效的讨论交流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果体育教师仅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展现,也会严重制约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基于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当有效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通过“分”“合”两种教学模式的协调运用提升教学效果,在“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示范和讲解,立足于体育教学纲要,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分”的教学模式运用中,教师需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跪撑爬行”教学为例,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主要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并为学生进行标准规范的动作技巧示范,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并且提升学习的安全性。同时,教师在开展合作意识培养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分组的科学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避免学生由于个人喜好进行分组导致的学习能力差别过大,然后分组完成后教师进行统一的动作技巧教学,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体验实践,从而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后,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深化学生的技巧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教学语言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观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保障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同时,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掌握。
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一些单人游戏进行创新,改编成多人组合的游戏,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游戏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实现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踢毽子”教学为例,常规的教学模式下都是学生进行独立的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踢毽子水平进行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开展竞赛的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踢毽子比赛,对每个小组的踢毽子数量进行统计,并评选出名次给予表扬和鼓励。再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小组成员之间会互相探究交流踢毽子的技巧,完善自身的认知,在取长补短优势借鉴中提升技能掌握,利用竞赛的教学形式还能够增强小组凝聚力,更好的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二人和三人分组,让学生来回踢毽子保持不落地,哪个小组能够保持的时间最长将会获得胜利,学生在毽子的传递中也会提升配合度,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与团队协作精神。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分享自身的学习体验与感受,增强师生与生生的活动,促进师生的感情和谐。
三、转变教学观念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没有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部分小学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是以其他文化课为中心开展的,体育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不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那么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更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积极传授一些有用的体育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完成和学习相关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激发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欲望
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大部分缺乏合作意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以自我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位置。小学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礼仪举止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文明、礼貌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谦虚谨慎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善于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小学体育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体会到自己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要将合作精神积极地融入每一项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合作精神就在自己的身边。
以50米短跑教学为例,小学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邀请几名学生到指定场所示范基本动作,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同时,在运动会比赛、课间操等体育活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融入合作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良好体验。
结语: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意识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也会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英. 对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 福建教育研究, 2019, 000(003):P.87-88.
[2]杨洪波. 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J]. 现代教育, 2019(11):0292-0292.
[3]杨健. 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的评价策略浅探[J]. 教育文汇,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