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杨自平
[导读]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师的基本追求,
        杨自平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
        摘  要:有效教学一直以来是教师的基本追求,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做出了各种尝试,如采用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究竟该如何结合学科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做好相关教学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们将结合初中历史學科教学实际,分析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求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经过十余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课程观、师生发展观等,引领历史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历史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形成一种风潮,如何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运用适合、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把历史课堂上成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历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践与反思。
        一、什么是历史教学策略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手段及媒体的总和。历史教学策略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历史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历史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深深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完全关系到历史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历史教学策略有什么特点
        (一)具有指向性
        历史教学策略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目标是教学整个过程的“靶心”或出发点。历史教学策略的选择行为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已作出的选择行为(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情景中会遇到预测不到的偶然事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教师个体需要对选择行为进行反省,继而作出再选择,直到达到目标。因此,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策略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具体的条件下,在特定的范畴中,教学策略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当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解决了想解决的问题,一个策略就达到了应用的目的。


        (二)具有整合性
        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涉到其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定历史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程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作全面的安排,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调整。也就是说,历史教学策略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教学谋划或措施,而是某一范畴内具体教学方式、措施等的优化组合、合理构建、和谐协同。
        (三)具有可操作性
        任何历史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定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就必须要求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没有可操作性的历史教学策略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任何历史教学策略都应该是针对教学目标中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具备相对应的方法、技巧。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教学策略就是达到教学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且可以转化为教师的外部动作,最终通过外部动作来达到历史教学目标。
        三、历史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的关系
        历史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如何将历史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发展的如何,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教学。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无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时代也要求我们构建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因而历史教学策略的选用就尤为重要了。
        总之,实施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人人都有,但是,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实践出真知,就像清朝画家郑板桥提高绘画艺术过程的感觉一样:“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繁冗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坚持把优秀的经验经常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去实践,去探索,去积累,去反思,去创新,去钻研。还要不间断地去学习。“垂天自有扶摇力”,只有对历史教育事業深挚的热爱与不倦的追求,才能步入高效历史课堂的殿堂,才能获得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卓越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玉芹.《历史与社会》课改中教学方法的转变[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