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大坤 2宋述玲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山东淄博255204
摘要:政治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帮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运用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案例教学逐渐成为高中政治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以往高中政治教学偏向于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述,内容较为抽象、枯燥,而案例教学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案例,利于传输知识点,降低知识学习门槛,提高教学效果。基于此,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教师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政治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案例选择的随意性
部分一线政治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只需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事例,不重视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性、完整性、目的性等,在案例准备环节随意,草率。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随意从一些网站上下载一些关于热门话题的、娱乐性强的案例素材。教师对案例不求甚解甚至断章取义,缺乏思辨性,说理性,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也不利于课堂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思维,很难达到案例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二)案例内容的陈旧性
首先,案例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沿袭过去既有之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如名人故事、英雄传记,既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生活气息,又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次,教师的视野狭窄,不去关注时事,知识更新缓慢,缺乏创新意识,这就导致案例引述既贴近不了学生,又与时代脱节。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案例缺乏思想性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教学中选用的案例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甚至有的连解释和补充说明的功能都不具备,只是对所讲理论的简单的、毫无意义的生活化复述,缺乏思想内涵。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失去了案例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案例的收集阶段,要充分收集利用书本上的经典案例
当前高中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着非常熟悉甚至能背诵教材中理论、却不熟悉教材中案例的问题。观察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很多高中政治教师讲课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或者过于注重课外资料的拓展,导致很少讲或根本不讲课本上案例的情况,这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教育部统一编写修订,与时政密切相关,而且教材中的案例经过历史检验,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相关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典型案例,挖掘案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适时导入案例,加深高中生政治认知
当前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选择了恰当的案例,但是由于案例导入的时机、方法不当,导致案例与教学的关联不强,降低了案例的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现状,选择口述、多媒体微课等方式适时引入案例。口述是一种常规的政治教学案例呈现、表达方法,对教师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教师通过口述方式简单介绍案例内容,鼓励高中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案例探讨中帮助其理解理论知识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法提倡教师充分调动高中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指导高中生寻找案例和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并开展深层次思考,最终达到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在案例的实施阶段,不能忽视生成性案例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感同身受,而历来在高中政治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对爱国主义事例的选择普遍都是一些伟人,如伟大的爱国诗人、伟大的革命家,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也总是和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1]。但仅用英雄伟人的爱国主义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容易让学生感到脱离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引导学生回想在成长过程中见到的普通人物的爱国事迹,并和学生共同探讨。教师应重视这些在课堂师生共同探讨出来的、与学生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成性特点的案例,及时运用学生感触较深的生成性案例教育学生。
(四)选择案例要贴近现实生活
教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要通过贴合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育教学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案例,并且理解案例与教材的必要联系,所以教师要在案例选取时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并且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的环境和学习能力,选择贴切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生活案例来进行教育的引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案例分析当中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学习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展,使学生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更好地掌握高中政治学习内容。
(五)开展一对一辅导活动,帮助后进生提高思想认识
仔细分析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心理问题,其实最初是很渺小的,如果当时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后期就不会有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好解决的,而人际交往问题和抵制不良诱惑等方面的思想、情感、心理问题是需要教师予以帮助才能够更妥善的解决的。政治课堂不仅要帮助高中生提高知识体系的认识,还要帮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情感观、人生观。现在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一些高中生不能够理解生活和学习的意义,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而不能够联系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问题。思想、情感、心理问题包括与父母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的相处等问题,其中任何一项问题都有可能影响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通过开展一对一辅导活动来倾听高中生的心声,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案,从而让高中生专心学习,学会做人。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从本质上而言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高中生熟悉的案例,能有效帮助高中生更加精确、全面、深层次地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充分发挥高中生在政治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教学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法,与高中生在课堂中积极开展互动,逐步形成以高中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6):2.
[2]刘晓妍.新课标高一政治课堂案例教学的创新与评价[J].新课程(中学),2018(02):150.
[3]缪建美.发挥政治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素质[J].新课程导学,2018(04):61.
[4]王芳芳.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吉林教育,2017(37):84.
[5]张少波.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6(4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