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促教育班级管理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陈伴娇
[导读]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陈伴娇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中心小学 516100

        【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知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优化学生自治自理、契合活动因势利导。
        【关键词】身心健康   科学有效   班级管理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一)砥砺前行,教学相长
        所谓师生关系,是指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状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我们每天要求学生努力上进、勤学好思,而自己却安之若命、裹足不前。现代化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必须与时并进,扎实地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以勤勉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俗话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从教多年,我从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教学技能比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用爱灌溉,互相尊重
        四好教师标准指出,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在自我管理及情绪控制等方面较弱,需要老师用心理解他们,宽容他们,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有些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并没有真正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只听说一面之词,急于下定论,其实这种做法无形中伤了老师与学生的感情,导致学生沉默抵抗或变本加厉。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即使孩子装作不害怕、无所谓,其实内心也是渴望有人理解他,教师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才能有利于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切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到达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高期望值,激励奋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关爱与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起着重要的向导作用。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关爱,低年级的心理需求主要为了获得成人的认可,而高年级的学习需求则是对知识本身的渴望,理解到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没办法满足,可能会走两种极端:一是想尽办法得到老师的关注,可能会上课开小差、故意大声说话等;二是变得越来越没所谓,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笔者每接一个班级,都会提前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及学习情况,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他们设立稍高的学习目标,包括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通过积极鼓励、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学生在老师的稍高期望中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从而积极奋进,努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二、优化学生自治自理
        (一)小干部,大力量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好班干部是实行学生自治自理的前提。开学前,我会跟之前的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品质能力,再根据自身观察及学生的意见,采用自我推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班干部。班干成立以后,我会定期召开班干会议,加强责任心教育,根据学生的特长明确分工,热情细心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当他们的管理工作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付出,然后慢慢放手让其锻炼,发挥他们的自治自理发能力。
        (二)小团队,大作用
     笔者从教多年,一直坚持小团队建设。所谓小团队,就是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综合班科任老师意见,将全部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一般由四至五人组成,每小组设立小组长负责管理,组长在小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选好组长。在广泛征求科任老师意见,与部分学生深入交谈的基础上,甄选出组长。然后是小团队组编,基本原则是:男女平衡、优生与学困生搭配。小团队在班级学习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学习任务,又能监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如背书、默写、检查家庭作业情况等,还能有效激发组员的责任心及互助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三)小存折,大丰收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认可和欣赏的心理需求,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与收获,而有效的评价及奖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它能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产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习自觉性。我在班级开展了“小存折”活动,设计了银行存折评价表及“小存折”,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等。学生表现好就得一元,每周进行一小结,以小团队为单位,由小组长整理并录入“小存折”,而这也是学期末评选学校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勤学之星、环保之星、礼仪之星、安全之星等楷模的依据。学生既收获了好成绩与好习惯,也赢得了尊重与荣誉。
        三、契合活动因势利导
        (一)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最主要活动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德育处的工作计划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而展开的班会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主题班会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突破,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俭节约教育、防溺水教育等。然后,主题班会的形式要多样化。小学生充满好奇心、乐于表现自我,因此,教师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如故事会、谜语会、演讲会、座谈会、辩论会等,把思想教育渗透在活动之中,利用总结启发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真善美。为了深化主题巩固成果,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与良好习惯常态化,天天抓、月月评,常抓不懈。
        (二)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课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五爱教育为主,以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教育教育目标。我校是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有“学雷锋”活动、母亲节感恩活动、清明节悼念先烈扫墓活动、红领巾跳蚤市场义卖活动等。每次活动,我都认真组织,充分发挥少先队中队长的作用,出谋策划、协助分工,少先队员主动参与、热情高涨,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加班人的风貌。通过少先队活动,队员们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认识。少先队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才让队员们的学校生活充满生机,使他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细而杂。我将牢记使命,不断总结,“以德立身、以徳立学、以徳施教”,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生为本优化学生自治自理,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容.2019 语文名师成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陕西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郑建军.2005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