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芬
(广东省南雄市实验小学 广东省 韶关市 5124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不能再依赖于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应当代小学生教育发展的需求。多变的社会环境给学生思想带来了许多影响,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这其中利弊同存。新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开始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充分保证教育实效性,同时严格遵循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存在的各项问题,制定出最具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本篇文章基于新形势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 德育教育 工作对策
引言:德育教育是每个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可以称之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德育教育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与日常行为习惯,教师要不断适应当前多变的社会环境。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同时就会充斥一些暴力元素,其中小学阶段学生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这些信息无法正确对其进行划分,经常会出现模仿的行为,对学生内心产生的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对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日升,在实际生活当中,家长与家中长辈常常存在溺爱等行为,学生回到家庭当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根本上降低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养成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同时影响学生抗压能力,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内心十分容易出现承受不住的情况,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采用机械化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也常常会强硬约束学生,很多情况下,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去做,并不是因为懂得这件事情的本质,而是因为畏惧教师,而不得不遵守教师的要求,这些不良教育形式都给德育教育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策略探究
(一)不断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教师德育素养是决定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形势下的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提升校园教师团队德育素养,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有效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例如,每周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工作,在培训当中用典型的模范人物事迹,使教师向身边榜样,又或者是向先辈进行学习。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师德也是教师德育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教师面对的都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经常出现调皮捣乱的情况,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而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又或者是因为学生行为不端正区别对待班级当中同学,作为教师师德是最为重要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博爱的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端正教育思想公平公正的对待班级当中的每一位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分层教学方案。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而忽视学生的一些想法,无论是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每个学生中拥有独立的思维,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发挥的空间,并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
例如,每学期教师都会根据学生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调整过程当中,通常是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与参与的空间,只需按照教师的要求做事。这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遵守教师要求,有时还会与教师对着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自主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每个学生都可以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如对于课堂纪律卫生要求、作业收取等方面。在此过程当中,教师无需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只要学生想法合理就可以予以采纳,最终由教师与同学共同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同时与学生达成奖罚分明的共识,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就要接受一定的处罚,当学生表现良好时,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奖励。
(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自律性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环境氛围的感染中,学生也会与之产生相似的思想行为,这就意味着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在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当中,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使得学生树立文化意识。
例如,在校园当中,应当积极创设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文艺活动,并在其中融入谦和好礼、尊师重道等优良传统文化,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如在端午节时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屈原生平事迹,通过学习了解,使学生懂得“克己奉公”的礼教文化。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重阳节,时至今日我国还保存着良好的风俗习惯,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花。同时,这也是孝敬老人的节日,在这一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庭中,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老人捶背收拾碗筷。劳动节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可见这些节日对学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德育教育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节日,有效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新形势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必然要面对网络信息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双面性,教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优势,转变传统机械化枯燥化的教育模式。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不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避免学生陷入网络不良信息当中。
例如,课余时间学生总喜欢抱着手机玩网络游戏,又或者是在网络当中观看一些不良视频。在网络当中,不仅仅是拥有丰富的游戏,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在德育教育当中,不能明令禁止学生玩耍一切网络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推荐的方式,为学生寻找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小游戏,又或者是推荐一些学习网站。网络应当成为学生查阅,资料,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且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等节目通过电视节目。小学生喜欢观看各式各样的视频,在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这些正能量视频,不仅仅是满足了学生兴趣爱好,同时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德育教育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样也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自身发展,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教育素养,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教育方案,切实有效地增强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琛智.探析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财富时代,2020(08):89-90.
[2]李田梅.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1-142.
[3]章智.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5):384-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