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硕任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初级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7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中学教育也更加重视素质教育,而德育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德育教育以及管理中应用传统文化,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素材。而且利用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利用我们的传统美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以说在初中德育管理中利用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教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导言:
对于初中班级管理来说德育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不但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初中班级管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中德育素材的挖掘,为进行德育管理提供支持。
1 传统文化和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关系
1.1 和谐统一
进行德育管理就是希望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班级管理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有更深刻的感受,可以吸收其中的精华,让他们可以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尊老爱幼,有良好的品德。所以说德育和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有着共融性以及覆盖性的,两者能够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 。
1.2 促进发展
因为两者能够实现和谐统一,所以两者的融合也是能够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的,能够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传统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到各个方面,而其中的德育元素更是非常多,能够从身心以及精神等很多层面对人们进行熏陶,将德育全部都包含了进来。而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促进初中德育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使德育工作者能够有更丰富的视野,从而提升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水平与效果。进行初中德育管理必须要充分的尊重初中生的身心特征,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缺少对于人的心理的培养,所以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对这方面进行改进。
2 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策略
2.1 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德育教学模式
首先,将文化课程和德育管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德育教育中有效的融入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客观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发展历程进行良好的了解和认知,提高他们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阶段德育管理中有效的融入传统文化,教师与校方要根据自身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丰富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在学校积极的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积极开展“茶文化展示”“汉服文化艺术展示”“传统花艺展示”以及“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
其次,必须在初中德育管理实践当中,充分立足于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与传统文化内容,来开展德育知识学习讲座,例如,可开展“国学知识讲座”“传统文化与审美”“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与民间民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讲座,在这些讲座当中,主讲人要将德育知识有效地渗透到讲座内容当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知识讲座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的践行德育知识,从而较好的彰显出德育管理所具有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2 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首先,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使学生们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进行良好的掌握和学习。比如:教师运用让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方式引导学生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认知;对学生开展评书、相声以及戏曲的教学,让他们亲身对传统文化中曲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进行感受;通过学生们学习书画,然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国画、书法进行感受。这时,教师要积极的一到学生深入的发掘传统文化载体蕴含的德育成分,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地、大胆地去实践和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有效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如今初中阶段德育管理工作中,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以此可以使学生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弘扬和传承,实践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如今弘扬的社会正能量、中学生守则、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等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进行紧密的联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得到更多丰富的养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启发,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深入的培养和提高,以利于学会学生身心的成长。
2.3构建传统文化与初中德育管理相融的良好平台
开展初中阶段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德育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教师要将学生们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起激发出来,以此更好的建立初中阶段德育管理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平台,通过对各种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去接受和学习德育管理。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信息化教育等创新行教学形式,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网络、运用不同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民间活动以及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等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技能和知识得到深入的掌握和学习,通过运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形式,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进行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教师进行德育管理中,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随时随地的渗透,并积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们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对待上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结论
随着国学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力量日益得到当代中国人的认可。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借助于传统文化增强初中班级的德育管理,既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张丹.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23.
[2]王建强.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J].华夏教师,2020(08):47-48.
[3]胡学增.初中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J].华夏教师,2019(26):6-7.
[4]甘晓霞.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5.
[5]孔令琪.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