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安平中学
陶行知先生说: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就告诫我们每一个老师,必须牢固地树立起“学生观”,不管你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必须练好基本功,一丝不苟地完成备课这个环节。我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夯实备课这项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果。
近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社会、家庭对人才观的错误认识,对教学质量的片面理解,造成学生心理负面压力,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甚至制约人才的培养。当今高中数学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现状必须改变。 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目标就是要彻底落实有效教学,这是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一重要途径。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认为抓好教师的备课,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环节。这是以准备失败的心情去迎接胜利,有句名言: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一方法。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备课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是:重视不足。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时间花在改作业、补差、辅优,以及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上,真正花在备课上的时间很少,有的甚至是先上课,然后几节备课一齐补上。备课流于形式。教学目标的制定既不符合《课程标准》,又不切合学生实际;教学重点突破没有好的手段;教学方法设计陈旧,教学程序不流畅,不能很好地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总之,备课现状不容乐观。
备课就是备学生,盯准学生需要的东西去做准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学习、把握《数学课程标准》。“课标”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它包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四个部分,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潜心学习、研究、把握,做到标准在我心中,教学有理有据。教材是落实“课标”的载体,教师要有驾驭教材整体结构的能力,做到教学中知识的编排符合科学体系,学会分析、解剖教材每一节教学内容,自然建立知识结构,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形成、发展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学情。虽然“课标”从各个角度对教材教法提出了建议,教学内容设计更具弹性,但不管怎样,学生个体差异,大纲不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学生的基本知识、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不同,对于同一个认知目标来说,会出现有的学生接受得快,有的学生接受得慢,甚至有的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每个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同学生,应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所有这些都应在备课时得到落实。只要我们抓好了备课这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有保证。
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关注学困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占了大部分。对那些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学生,教师想方设法使其成才,这是一个教师取得成就感的重要话题。当然,为了适应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在使所有学生都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的要求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当前,在教育功利化的环境中,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很严重,数学“学困生”群体数量越来越大;农村地区的数学教学水平普遍较低。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水平,既是一个体现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是提高我国数学教学整体水平的需要。能把数学基础不好、兴趣不高、害怕数学的学生的数学教好,这是教学水平高的体现。
从2019年春开始,我就深入农村中学高中数学研究,发现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如情感态度目标不能有效落实、问题情境与农村学生的生活脱节、不能正确处理数学课堂中“讲”与“不讲”的关系、不能对课堂中的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课堂教学评价单一等。他们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虽然我个人的研究不甚全面,但问题来自于实践,是自己深入课堂发现的,并努力思考对策,提出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这样的研究是也是很价值的,给我的备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高中数学教师备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找准问题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是实践者,我们的优势在于有扎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实践中足以产生一些重大突破。紧密结合数学教育改革实践,结合教材实际,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以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为对象,进行实实在在的备课,从中挖掘、整理出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备课中要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关注考试。让学生考试获得了满意的分数,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从备课实践产生的困惑中探索问题,并进行研究,才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备课实践中有许多永恒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是常做常新的,教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备课环节。
备课要备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案,这种备课更切合实际,更有针对性,更容易实施,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用有效,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好途径。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观,但是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依然会看到老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现象。特别是时代变迁,教育教学要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所以,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知识点数量较多且较为琐碎,概念抽象,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低。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琐碎、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知识脉络更为清晰,突出重难点和考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我力求把这一切都解决在备课之中,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反复研究,探讨备课过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有效的途径。我在备课中,设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改革数学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我的这些措施,在课堂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半功倍。
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备课的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而且还能让老师轻松地教,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高中数学要努力实现“科教兴国”,培养一代“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有知识、有能力、懂礼貌、会生活”的新人,特别是现在全面禁止补课,在课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对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只要我们课备好了,准备充分了,也就筑起了有效课堂的基础,进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