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向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刘子涛
[导读] 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受到广泛关注,
        刘子涛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   256300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材内容不够完善、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不高,物理实验能力也有待提升。基于此,有待把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向与策略,这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向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方向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考中的考查比重也逐渐加大。注重实验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教师常常忽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只流于表面,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的的必要性
        (一)实验教学促进学科素养的形成
        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当中,能通过亲自体验的方式总结其中蕴含的科学本质,探索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学习规律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能不断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如何选择实验仪器,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索精神与态度。
        (二)对整个社会教育教学具有辅助意义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为高中物理的课本理论知识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提供了一个结合点。优化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体会到物理知识的精髓,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技能,避免学生“读死书、死读书”。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应涵盖在规定课时内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等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实验教学模式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已经具备了借鉴推广的意义,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该教学模式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满足个人需求的模式在较为宏观的视角下认真考虑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因素,其参考价值可以上升到整个社会教育教学。
二、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忽视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教师忽视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毫无新意,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渐惰性化,丧失动手操作,动手记录、分析的能力,丧失数字运算的能力,这违背了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正因为高中物理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单纯凭借课本内容传递物理知识,才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也始终不理想。
        (二)忽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但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授课老师往往只刻板讲述教学材料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验环节的论述往往一带而过,学生们只能够通过书本上的文字来进行单一的记忆,而不能准确理解实验相关步骤及操作的意义,容易造成学习中的思维模式僵化,无法将实践和理论统一起来。一旦在物理学习中出现需要灵活处理的情况,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变通,达不到高中物理学习的目的。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向
        (一)加大物理教师培训力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在物理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都直接关系着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过程中,需要以物理教师为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明确物理实验教学与高考物理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序推进教学活动,切实提升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保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将物理实验与理论知识教学协调起来,转变以往的演示实验方式,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高效推进物理实验教学。


        (二)加大实验设备投入
        为了提高高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效率,学校应当加大对物理实验设备的投入。实验设备购置完善,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展开校企合作,联合社区和上级教育部门,提供一个适用于高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平台,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到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将物理学科引入实际生活中,在实验操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用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寻找的物品来代替某些物理实验设施,这不仅使学生在走出实验室后依旧有机会进行物理学科实践操作,增强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这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益。
        (三)转变物理实验教学思路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动权,且学生能够严格遵循教师的步骤参与实验,但是这导致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不能主动地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应当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实验。在完成实验得出结果之后,学生首先分小组讨论,再与教师讨论最后的结果,查找实验的纰漏,总结实验成果。学生在讨论中反省自己的实验流程。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科学探究精神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物理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解,而学生在讲台下面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非常适用于我国如今的大班授课,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可以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并让学生以物理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五)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坚持“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原则。对于教师来说,是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手段。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了这一观点即: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是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上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到实验的内容中,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六)对学生进行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
        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时,需要让学生从自身出发,自主地对物理实验进行摸索,以此在保障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此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亲自对相关设备与仪器进行操作,在操作时,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需要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为此进行必要的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开展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除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正确操作相关设备外,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分析与总结能力,以此来让物理实验带给学生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
结束语
        新时期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重视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对于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积极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以打造生动的物理实验课堂,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强化以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蔺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策略[J].学周刊,2020(02):97.
[2]常伟伟,徐衡.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0(01):85.
[3]杨映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与方向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73-174.
[4]旷正凡.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进策略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107.
[5]邹勤.高考物理实验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