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蒙华鑫
[导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
        蒙华鑫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621100
        摘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下的循规蹈矩的课堂学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寻找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效率。鉴于此,本文通过设计例子、思维引导增加练习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尽量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就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适当地进行习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逻辑,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其次,由于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减少学生在做题时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加强学生练习的强度,来提高学生对于习题的熟练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灵活设计例子,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课本中的例题是教师教学时最好的例子,教师,教师可以对于课本的例题进行改变,创造新的问题,真能使教师所创设出来的问题,就是运用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以及例题的解题方法,就能够轻而易举所解决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课本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数学的考试中,许多经典题目都是通过课本中的例题改变而成的,而由于学生的数学掌握不够牢固,使其失分,学生在平时的做题中只要求多,而没有深入问题,看到题目的本质,这就使得学生缺乏了相对的思维变通能力【1】。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灵活的例子来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高数学解题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指数函数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知识函数有一定的认识,进行举例: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二、借助思维引导,培养学生改错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生错题,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在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进,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深入地思考,而不是仅仅将正确答案抄在一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从错题中发现自己在学习时所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避免在考试时产生不必要的失误【2】。
        例如,教师在教学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时,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相似,学生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为学生讲述清楚,古典概念的有穷性,以及几何概念的无穷性,在面对“排列组合”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排列考虑的是顺序问题,组合,是不需要考虑具体的顺序,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那讨论的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抛硬币,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硬币正面以及反面的概率,让学生对概率有更清晰地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出题时要加大原题的难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学生发生错误时,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得到结果,从而明白解题的策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增加练习难度,扎实学生解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进行练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练习时,要让学生用正确的思想,以良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一个认识,使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能够准确地抓住重点,将关键性因素提取出来,简化题目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练习的强度,使学生在习题中不断地巩固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加快数学效率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锥曲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典型的例题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
       
教师让学生对于圆锥的全场进行思考,但学生对弦长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时,教师要给学生加大习题的难度,以及大量的练习,对于例题进行改编,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相应的题型中找到便是对应的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要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的质量,把握学生的学识水平,给其布置适当的任务,倡导学生学思结合,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史晓伟. 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14, 000(006):44-45.
        【2】徐芹. 浅谈新课标下提升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J]. 教师, 2010(32):35-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