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波
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四川省广元市 628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行业已经提出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将新课程的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的合理融合能够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严格掌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摸索出更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育方式。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的办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实施方法
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开展之下,初中数学课堂也应该跟随理念发展的脚步,逐渐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师生之间也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并且使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数学教育的基础之上,更要让教师们掌握数学教学的方法,也要让学生们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们产生心理以及视觉上的疲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缺少学习的活力,不能够与教师一起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最终导致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无法提升学习成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发挥出教育的职责,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散发出活力。课堂上的教学活力并不是通过教师的一己之力就可以营造的,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共同去完善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活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数学问题,也可以在课下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目前的心理状况,结合他们的学习理念,去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而展现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版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搜索并整理各种各样的图形,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抢答,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1]。
二、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数学这门学科能够为学生带来思想与行为上的转变,而有些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应该慢慢在积累的过程中归正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的魅力在于思考的过程,在一心投入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更能够快速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数学的学习充满着很多的奥妙,学生在难题面前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且十分快速的就能接受数学问题的结果,是因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所掌握的数学逻辑还未完善,使得在最后关键的解题步骤上,往往会有不理解的感觉。所以在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的去引导,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方向上探索,自主探究的过程会让学生对所解答的数学问题有深刻的印象。这些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数学内容中,教师更要把引导学生思考的理念贯彻到底,努力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让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更富有生机与活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旋转》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真的思考,一些图形在旋转后是怎样的图案。教师更可以准备一些图形,让学生去判断图形是否属于中心对称,在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自我的逻辑思维能力[2]。
三、课上学习,课下总结
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学生因为有教师的辅助,在某一时刻就会有所放松,认为教师一定会详细的讲解每一章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产生懒惰的心理,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教师身上,导致对数学问题的探索程度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课下及时地进行总结,认真地反思,对于课堂尚未完全消化的知识,继续理解琢磨,最终将所学习的内容牢牢的印记在心。在课后,如果学生不提出问题,教师很难再将知识的重点讲解一遍,这也为学生主动的探索思考提供了恰当的时机,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及时总结出来,并且认真反思出现的错误,这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有理数》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应该时刻提醒学生,课下要及时的总结整理,因为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来到初中第一次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更是初中数学的基础与重点。所以学生必须将有理数的知识牢牢掌握,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来提高教学和学习的质量以及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也应该发挥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这门学科,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课上学习课下总结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真正领会新课程教育实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远.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700(02):154-154.
[2]彭如海.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 读天下(综合), 2018, 000(017):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