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 山东潍坊 262100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蕴涵着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古人和历史的进程给当今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当前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对悠久历史普及的欠缺,使得许多学生对古代发展历史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知甚少。这也给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基于此,对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契合策略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积淀和总结的,蕴藏着优良传统、风俗习惯、哲理伦理等宝贵财富。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每个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是教师关注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现状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大多数以汉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力度也非常大,在新课标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必修和选修课当中,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的配合教学,教师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采用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传统文化讲解不到位,学生只能学到点皮毛,学不到精髓,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例如在古文教学中,将文章不带感情色彩地讲解一遍,并让学生背诵,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学习速度比较快,与传统文化的教学相悖,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慢慢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传统文化教学只是单纯地停留在表面,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比较低。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由于知识面广,使得教师为了赶超,而不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文言文理解不深,没有深入学习和研究核心内容,这反过来又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使用教辅材料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会使得许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生无法领略到
因为学生通常不进行古文的阅读与思考,导致了古文中的独特魅力无法被学生所领略,对于传统文化教学非常不利。并且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果语文教师对于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这一现象不加以控制的话,会使得学生以为使用教辅材料是一种合理的学习手段。不只语文学习学生会使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也会使用。长此以往所带来的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学习探究的精神也会被消磨殆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极大的降低。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丰富课外活动中有关传统文化知识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传播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诗词大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古诗词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举办诗词活动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老师们在为学生教学完某些知识之后,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如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中华好诗词》《神奇的汉字》等等。让学生在课后的课外活动中能够丰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学生多数都会对电视节目感兴趣,老师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效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课后活动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更加丰富,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教学质量。
(二)以教材为基础,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都非常有利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这些文章进行学习能够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成绩的重视程度往往更高,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要想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必须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的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滕王阁序》到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课程与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进行教学再如对一些其他的古诗词进行讲解时,不要过于依赖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现有的教学框架,让学生去背诵诗句,而是要学生去体会古诗词每一个字句的深刻含义,向学生讲解古诗词创作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除此之外,也要注重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承,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许多为国奉献的人。岳飞的“精忠报国”,还有文天祥的“英勇就义”,有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耿耿忠心,还有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嘱托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向学生传达我国许多历史人物伟大的民族情怀。
(三)开展名著扩展教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著名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好的表现。但是由于高中阶段是改变学生命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课外名著阅读的时间较少,无法有效扩展课外知识点。为此,教师要在课堂内将传统文化与名著内容进行结合,不断举办各种的教学活动,像是阅读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逐步理解名著中的文化,并在阅读完毕后,与其余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读书心得,从而节约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想学习的欲望,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就要在节选的片段中说明封建社会的文化,以此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首先,教师要在课堂内说明当时环境下大户人家的小姐所需要遵循的规矩,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再引导学生来分析林黛玉的行踪对贾府环境是怎样描写的,借此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性格,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根据人物出场的顺序分析三代当家的特点,并将当前的规矩进行说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从而通过名著《红楼梦》的节选片段,扩展课外学习,实现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是现阶段语文教学开展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并通过在课堂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多种手段来对高中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及兴趣进行调动,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更为和谐,也得以形成较为充沛的文化氛围,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笪亚琴.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S2):43.
[2]李永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师,2019(S2):109.
[3]唐英梅.浅谈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如何体现文化自信[J].知识文库,2019(23):120.
[4]王材己.浅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56.
[5]武宇.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