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旗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300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最常用手段,是激活师生双边教学交流的重要教学形式,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成为值得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课程理念,全面地开展好新课程理念在数学课堂的实施。在新的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下,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那个传授知识的人,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传授知识,而是在互动交流,和学生主动索取下,让知识一点一点地传递给初中学生,从而真正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应有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效率,全面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策略
1立足内容,情景再现
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合理有效的课堂中,获得知识,并且获得长足的发展,其中包括了本堂课的知识地学习,还包括了今后的学习方法,所以说教师进行的这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从备课到教学设计,以及最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这些环节,都要考虑到,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兴趣之间的结合,创设一个适合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初中数学的课程中来。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有效的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其次,就是教学内容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分享学习数学的快乐。最后要注意数学知识的总结,这对学生建立数学系统的框架结构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学习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可能在刚刚学习的初中生没有任框架。但是,我告诉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窗户,各种门甚至是脚下的地板砖,都是平行四边形构成的。让学生能够通过回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联想平行四边形,这样既能够用最简洁最直接的图形来学习新的内容,也能够轻松地掌握其中的要点。
2引用互联网技术,多样化教学
在时代的发展下,带来的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同时还有教学方式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多媒体的教学,逐渐地引入了课堂,教学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板书形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首先,运用互联网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等立体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有效的课堂内容在一定程度内,无限地扩大。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时,我通过语言或者简单的黑板板书并不能把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进行非常精准的描述。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语言文字上面,但是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去展示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让学生理解图形的三种变化方式。而且我自己录制了微课的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学生能够复习巩固。教学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1-2]。
3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事实上,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试想,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并以兴趣教学为导向,将新课内容寓意丰富多彩的图片或生动形象的视频之中,以望通过直观方式迅速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内容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导入环节,笔者就向学生问道:同学们,老师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到了课堂中来,齐声说道:好!之后,笔者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聪明的农夫》故事的动画短片。听完故事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像故事中的农夫一样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以便日后获得更多的财富。这样一来,学生便自然而然地对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铺垫。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问,引领学生能动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在引领学生能动地学习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应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提问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提问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针对性、提问与学生心理特点的对应性、提问与学生接受能力的适合性[3]。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设计如下分层次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例子吗?③说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和对角的关系。④是否可以分析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其他性质?这样提出呈现一定的梯度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在教师不断的启发下能动学习、逐层推进。二是提问的时机。判定课堂教学提问是否有效,不仅要看提问的内容设计,也要看提问选择的时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在提问时机上,准确判定学生认知的准备是否充分、内心的探索欲望是否强烈、提问是否能够恰好对应学生的思维“盲区”[1]。力求问题的出示时间恰到好处,避免提问过早,学生认知基础薄弱,造成欲速则不达;提问过迟,错过了学生的思维高潮,出现“马后炮”现象。
5激励学生自主提问,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仅仅意味着学生掌握了一种技能,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论证新的可能。”新课程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发掘学生学习的创新性[3]。要落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正确方法,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2]。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中的取值”后,教师结合“一个矩形花园周长为80m,如果某一边长为15m,其面积是多少”一题,启发激励学生提问。学生在深入思索和反复讨论后,提出了“若面积为300m2,边长分别是多少?“”如果其中一边长为8m、12m、20m,其面积是多少?若要使花园面积最大,边长应为多少?”等问题。学生的这些提问,打破了传统教师提问的思维限制,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和各项能力的基本保障,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设置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进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形成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胡杰.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24):182+181.
[2]万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107-108.
[3]黄金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36-237.
[4]祁胜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