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的原则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景起年
[导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
        景起年
        章丘中学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学学科有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一切数学解题活动都是六大核心素养的生动展示,都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下进行数学思维活动。基于此,以下对高中数学解题的原则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的原则;策略
引言
        新世纪下,在高中数学领域,普遍存在学生只有有限解题能力的问题。所以急需改善解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及时增强解题能力,以促进学生正确解题、加快解题速率,为理科学习大好基础。这便需要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生活,帮助学生端正解题思想,并进一步优化数学学科教学。
一、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的解题能力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可强化高中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为考试中良好的发挥提供有效保障。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不断探究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特别是在解决一些难题时,如圆锥曲线动点问题或者导数最值问题。无论是在计算能力还是解题思维上,教师应多方面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巧妙的解题方法之后,可加深对涉及数学内容的理解,解题角度不同,知识的运用方式不同,理解体会也会不同。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成效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和探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数学解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模块和基础构成,高中数学的教学本质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去解决和探究数学问题,对此高中数学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进一步强调了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性,新形势下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其不仅要强调结果,同时更加关注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态度和解题的思维。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拓展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将更多应用型的问题与数学理论相结合,可以切实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成效。
        (三)打造能力更强的师资团队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要求下,会促使其更用心地准备授课资料,更积极主动地变通授课方式,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高中数学教师课下的练习也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对于高三数学教师,因为这个阶段的复习任务主要面向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数学成绩,一线教师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做题选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升了自身的解题能力,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可能接触到更优质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最终构建数学教学能力过硬的师资团队。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当前的解题教学问题
        纵观高中数学当前的解题教学现状可知,在解题应用教学中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首先,学生的整体自学能力有限。在学习高中数学时,许多学生无法投入至自主学习中,并逐步开始厌恶数学学习,以至于学习常常十分被动。因此无法融入探究学习数学知识过程当中,从而减缓学生接收、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而在数学解题上,也缺乏足够强的思维综合能力。其次,自主创新专业能力薄弱。在以前的解题教学之中,一般沿用的是很“老套”的旧式教法,来灌输学生知识。也就是先大致了解某类题型,并针对类似题型,直接套用即可。这么一来,除了会扰乱学生正常的解题思路外,还会迫使学生接受单一化的教学。所以,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当中,需要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积极鼓励他们多方位分析问题,深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三、高中数学解题的策略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为了避免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陷入误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注意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也会因此而变得轻松。例如,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就是有关三角函数的,每一套试卷中都会有一道关于三角函数的应用题,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这种题的解决方法,从而灵活应对考试。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讲解时就不能单纯地追求练习的数量,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为此就要将课本中的内容渗透在课堂中,让他们能够学会自己思考,去寻找方法,课本中所提供的例题也可以变成实际问题来让学生解决,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就会减少,从而增强自己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书中已经给出的定论,教师也可以转换一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求证这一定论的推导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从而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深入解读课本并认真审题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综合能力,便应深刻领会课本内的知识、基本概念,以便为顺利解题打好基础。所以,在具体的学习中,便应及时引导学生梳理、归纳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点,并提出重难点内容,从薄弱部分出发,有针对性地予以强化。这么一来,方才可训练好学生的思维。譬如,在学习有关“曲线”的知识时,应先着重分析、研究、归纳各式各样的曲线,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重点知识点,如曲线基本定义、性质、运用方法等。再通过定审题目,来迅速、准确地明确题目要义,为后续的顺畅解题,找到准确的突破口。以题目“函数奇偶性判断”为例,展开有关分析:其中一旦稍有不慎,就常常会忽视函数定义域,并推导出错误答案。正确的解法:需要从函数定义域出发,根据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无法对称等,判断函数非奇非偶。
        (三)老师应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观察能力,增强解答能力
        学生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是培养解题能力,这样能引导学生通过已经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了解出题人的思维。若学生在审题方面出现了问题,将无法继续接下来的解答步骤,降低学生的解题能力,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教学情况,老师应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增强学生的解答能力。首先,数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具体内容,通过不断观察,在大脑中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因为高中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和理解,也能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老师要让学生全面全方位地观察题目,将观察的重心放在题目的内涵和内容方面。这样能促进学生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少走弯路,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数学老师应该教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能快速地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之,高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应从多方面强化培养。首先必须优化学生的书写能力,使其规范有序;其次在重视数学思想应用的同时,提升学生数学审题的技巧,使其高效准确。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以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为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自信心,优化解题过程。
参考文献
[1]白乐乐,惠小静.高中数学解题中常见错误成因及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9(16):28+27.
[2]赵界斌.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及技巧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02-203.
[3]刘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6):30-31+59.
[4]姬鑫豪.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解题策略研究[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8.
[5]唐瑞.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几种常见解题思维[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9):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