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陈湘萍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园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陈湘萍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锦龙幼儿园 518172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园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获得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在新时期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结合家庭教育,有效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思维发展。通过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成长。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幼儿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加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融合;策略
        
        前言: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为了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意识,让幼儿能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且能够配合教师完成相应学习活动。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让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同时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够做到谦让他人,保护弱小,尊重长辈。对此,在新时期下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融合过程中,要形成家园共育意识,通过开展有效的亲子活动,实现家园教育的有效融合。在具体教育活动中还需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其整体的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
        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认知差异和社会地位差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需要,为幼儿构建一个健康自由的游戏环境,保障游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对于部分家长来说,由于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能够带领幼儿去学习,而不是让幼儿去玩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能够多写字,多读书,加强对幼儿兴趣爱好的培养。正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产生了激烈争执,增加了二者融合的难度[1]。在部分幼儿园教育活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张家园共育的教学创新,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实现这一点,难以真正实现家园共育。而家长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只能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完成各项活动,参加幼儿教育任务,成为了幼儿教育过程的参与者。由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存在社会地位差异,存在明显的社会地位不平等现象,难以全面实现家园共育,同时还增加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在隐性层面相互抵触,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二、加强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融合的策略
        1.更新观念,拓展教育方法
        为了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要有效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加强幼儿教育。因而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需要教师能够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加强教育创新的同时,联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双方的力量,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幼儿,把幼儿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得相应的教育活动能够达到实际的教育目的,全面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从幼儿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是以借助日常生活娱乐游戏等相关活动,全面加强对幼儿吸收知识内容能力的培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知识的渗透,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因而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指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家长要紧紧围绕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为了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邀请幼儿家长参加园内讲座,有效消除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认知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成一致[2]。

而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教育内容,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拓展教育方法,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有效融合。
        2.加强沟通,实现家园共育
        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沟通途径,加强沟通交流,提升融合的效果。而在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在线沟通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化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创建。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信息反馈等相关工作,实现相互监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可以将孩子学习的视频或制作手工的视频录下来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状况以及幼儿家庭作业完成状况 从而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有效提升其整体教学质量。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带领幼儿学习的画面有效记录下来并分享到新媒体平台上,让幼儿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并且让幼儿家长能够参与孩子学习的过程,参与到幼儿成长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得家园共育合作的层次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融合起来,提高家园共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3.加强合作,打造专业教育路径
        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借助更加专业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使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能够向着更专业化的领域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而教师作为主要力量,在教育活动中,要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联系,且能够有效传输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让幼儿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幼儿园教育活动,且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完成相应教育活动,有效消除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社会差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以建立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活动当中[3]。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在帮助幼儿家长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使得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当中。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通过指导幼儿家长,使得家庭教育能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的话语权和教育权,增强其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提升家庭教育整体质量。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在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意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强化对幼儿身体素质的锻炼,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个人成长。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融合过程中,保障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地位平等,通过有效的专业引导,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同时,加强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使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二者有效融合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海荣.新时期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融合促进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3-14.
        [2]王蕾.探讨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263.
        [3]葛慧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07):7.
【作者简介】陈湘萍(出生1994年03月),女(民族—汉),籍贯广东揭西县,本科学历,从事的研究方向学前幼儿教育教学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