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真
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
摘要: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诗词意象。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诗歌意象便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诗歌意象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意象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意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很多诗歌,这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从实际的语文诗歌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与诗歌内容、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有关。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内容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没有章法可循,主要靠死记硬背,因此对诗歌的理解通常只局限于所学过的知识,一旦遇到新的古诗歌便会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学生的诗歌鉴赏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意象教学是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学生能够对各种诗歌意象进行熟练掌握,将会使诗歌理解难度极大降低。因此,要想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在意象教学方面多下功夫。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一、诗歌意象的内涵
中国古诗歌短小精悍,还讲求平仄押韵,同时还要在简短的词句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对诗人的文学素养要求非常高。为了使诗歌更具意蕴、趣味性,诗人常会使用某些特定的事物去表现主题,表达思想情感。而随着诗歌历史的不断发展,这些被诗人反复拿来使用的事物逐渐承载了特定的内涵,这便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意象去渲染氛围,营造意境,也可以借此去抒发情感。而意象的一个最精妙之处,在于其帮助人们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同时,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读者也会对其有不同的解读。诗歌意象给人们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其所呈现出来的朦胧美正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二、诗歌意象的分类
学者们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研究,将其归纳为了几个大的类型,如果教师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能够重视对各种常见的诗歌意象分门别类的教学,将会受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过总结,诗歌意象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1.送别类
这类意象主要用于表达依依惜别知情。如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杨柳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长亭、芳草: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此外还有杜鹃、酒、南浦等等,也比较常用于营造送别意象。
2.思乡类
主要表达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如月亮:举头思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这句诗中的“捣衣”也是常用于描述思想情感的意象词;此外,鸿雁、双鲤等在思乡类诗歌中也比较常用。
3.愁苦类
这类意象用于渲染悲凉、凄冷的气氛,表达作者的愁苦、悲伤情绪。如猿猴: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黄昏: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4.抒怀类
这类意象主要用于托物言志,抒发胸怀。如竹(清高、廉洁、坚韧不屈的意象):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燮《竹》);莲(圣洁清廉意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此外,梅(不屈不挠)、松(坚贞高洁)、青鸟(寄托理想)等,在古诗歌中也是比较常用的意象。
5.战争类
主要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等思想情感。如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此外,投笔、请缨、柳营、长城等等也是比较常用于营造战争意象的。
6.爱情类
常用的有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比翼鸟、连理枝等。
7.闲适类
主要表达对恬淡、清闲、安逸的生活的向往之情,陶渊明是此类诗人的代表,常使用的意象包括东篱、五柳等。
三、开展诗歌意象教学的有效策略
1.营造良好情境,呈现意象之美
意象能够通过其营造的气氛、已经,烘托出诗歌的核心思想,可以说是诗歌的灵魂。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意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等有效手段,给学生呈现出与诗歌内容、意境相符的画面、视频、音乐等,使学习氛围更为浓厚,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感悟、品味,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2.组织角色扮演,引发情感共鸣
对于一些画面感、形象感比较强的诗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意境等,开展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解读诗歌内容,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3.引导体会意象,丰富学生认知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学、指导,而要想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还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诗歌中呈现的各种意象,具备独立认知诗歌意象的能力,加强对诗歌意象的自主学习,对诗歌意象使用规律、技巧等能够熟练掌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意象教学为核心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自身熟练掌握各种诗歌意象之外,还应灵活使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智敏. 赏析诗歌意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语文天地,2019,(28):18-19.
[2]滕敏. 赏析诗歌意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 语文天地,2019,(25):17-18.
[3]邓大平.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意象[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