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明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红星小学 516153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高年级阶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帮助作用。写作为语文知识的运用提供了平台,也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体现,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而积累是写作的良好途径,通过积累,学生丰富了写作素材,为写作打好了基础。本文就从素材积累入手,对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指导进行研究。
关键词:积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小学阶段的写作是以后语文写作的基础,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较高的写作能力都是以后学习生涯的铺路石。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从小学生向初中生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写作质量对以后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然,写作就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写作贵在积累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少成多汇聚成河,写作就是用积累来丰富内容,注重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积累是教学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素材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积累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写作来说,素材的积累对其有些重要的作用[1]。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积累素材,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强调的就是积累的作用,同样,写作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我们日积月累不断丰富的过程。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就是要不断去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形成语感并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腹有诗书,字字珠玑,就要从多方面加强积累。
积累就像建筑房屋的地基,在写作中没有素材的积累,再好看的文字大厦都是空中楼阁。积累能够夯实作文写作的基础,为学生的写作之路铺好垫脚石。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素材的支撑,良好的积累习惯能够形成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多彩的生活。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日积月累中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研究
(一)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是积累的良好途径,也是小学生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汲取有利信息,为作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积累能够为我们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如鱼得水。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也是需要大量的素材,小学生在每天完成正常的作业之外,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要引导好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可以每周拿出一节课,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引导,指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做好读书笔记,对优美的词句进行摘抄和记录,为作文的写作积累好素材。
课外阅读不仅要注重阅读量的多少,更加注重的是阅读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好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把阅读到的东西应用到作文写作之中[1]。在教学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阅读书籍,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激发学生
阅读的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阅读空间,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别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优美句段。例如在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我使用情境导入“在今天的课堂上有老师,有同学,可唯独缺少了每一位同学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是谁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爸爸妈妈”,于是我把本节课重点引导课堂上:假如爸爸妈妈来到今天的课堂,你们最想和父母说些什么呢?利用这个问题,我完成了一次简短的调查,了解了学生“平时和父母的交流有多少”,以此来看学生平时和父母的交流程度,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事例,体会和复读沟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还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选材入手,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感情,使得表达言之有物。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在写法上,我指导学生用细节打动人,写真情,表露真感情。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搜集到很多的写作素材,学习了很多写作的方法,在一些句式表达方面也有了新的见解,特别是一些优美句段的表达使文章绘声绘色。
(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为写作积累素材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写作的内容不够出彩,仍需要素材作为辅助材料,除了加强课外阅读积累素材,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尽收眼底。虽然中高年级学生课业压力大,但是多参加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 。比如,在一些传统节日,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节日风俗习惯等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些民间故事、短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之外的内容。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深入当地的民间资源之中,了解本土文化,传承优良精神。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长的风俗”写作中,我运用互联网寻找有关节日的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图片说一些其中隐藏的风俗。之后,我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长风俗。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时,我把学生学过的课文《北京的春天》是用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腊八粥》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等描写展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通过回忆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本次写作中有所借鉴。在写作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长的风俗,注意观察风俗活动特点,能够生动具体描绘活动的细节,把事件的时间、地点等交代清楚,给读者整体的印象。为了让学生对风俗更了解,我还向同学们介绍某一节日,例如“端午节”“七夕节”等,对其中的节日活动,食物等内容进行具体介绍,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写作。同时,我也也时常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去发现节日背后的“美”。
结束语
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写作就是日积月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素材积累,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生活中美好,将这些美好的东西积累为写作的素材,为写作充实内容,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注意自身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方法,为学生写作的积累探索更多的方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
[2]裘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2):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