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石秀梅
[导读]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石秀梅
        太仓市华顿外国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阅读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视野范围,还可以促进其理解能力、领悟能力的增强。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工具,将语言文字与图像信息进行了结合,采用网络形式将阅读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对于阅读内容能够有更全满、系统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有效的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与质量。下面我们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探讨
导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语文本身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积极的作出转变,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接下来文中就对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展开了讨论。
1 深化文章解读,理解学习思路
        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抓住其中的情感,不过,小学生年龄都还很小,他们的身心都还很不成熟,缺少生活阅历,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所以要想使学生可以准确的找到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就需要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加深认识,通过思维导图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文章的内容,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文本。比如说在进行《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作者在不同时间的情感绘制出来,将其设计成一个“回忆录”,可以选择文章的题目作为中心词进行拓展延伸,可以选择五个方向进行延伸,如回忆、然后是被捕前与被捕后,接下来是被审时以及被害后,这样就可以将文章分解,形成不同的分支,在进行了层层的分解以后就可以将文中父亲这一角色的性格、事迹清晰的呈现出来,学生们也就可以更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2 课内融入导图,增强对全文的阅读理解
        在教学中将思维导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学生参与的热情会更高,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主动,而且阅读体验也会更好,还能让他们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其理解能力的提升。比如说在进行《秋天》这一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先学生们闭上眼去想象一下秋天的情境,接下来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下相关的图片,给他们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欣赏与交流,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重难点。要引导学生将新的词语、文章主题以及关键词等都绘制到思维导图中,也要展示教师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进行比对,更准确的掌握文章的主题,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要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调整;然后再安排学生对文中的重难点以小组为单位去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完善他们的思维导图 。


3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导图带有散发性特点,它不是仅仅把所有知识点堆砌一点,而是通过一个点或者关键词为中心,以点带面向外延伸以及辐射,通过知识点与联想相互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知识网络结构图。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形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维导图设计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和思考权,通过学生自己思考以及教师指导,共同制作的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深刻的记录在学生的脑海中,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文化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预习时对课本进行思维导图设计,这样更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阅读,强化学习效果,并且可以和教师、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实现个性阅读。
4 通过合作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阅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要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融入思维导图。预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先让学生准确的找到课文重点,并对文章的整体创意进行阐述,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不断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通过过思维导图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找准课文中的关键字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导图的描述,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更好的掌握。以开展《宇宙的另一边》课文的课堂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人类关于认识宇宙的过程及宇宙的一些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讲了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以及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条件。这时候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课文内容。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语文教师先教孩子们绘图,使他们绘制思维导图的水平提升上去。然后再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的分享和讨论,以此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同时,加强了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
5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阅读课堂教学之前,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基本阅读技巧的学习,并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针对于课文结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在学生自主的去构建课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以开展《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为例,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将曹冲称象的过程绘制出来,根据称象的顺序有序的排列阅读资料,使学生们理解和知识概括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6 结论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而阅读教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相关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应提高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英.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251.
        [2]王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蔺欣.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13):117.
        [4]任文娟.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0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