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陈旭丹
[导读] 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开始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陈旭丹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第二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小学语文开始更加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也成为了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现代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多措并举的优化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生为本;教学模式
        引言:小学语文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有效的促进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多措并举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实现语文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素质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主体多为教师,这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解決学习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由此进入困境。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为他们的语文素养构建带来支持。
(二)因材施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他们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兴趣、学习水平等综合素养的分析,为他们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接收到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寓教于乐
        以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来看,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需要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结合游戏、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进行知识内容展现,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学习魅力,认为语文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可以以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的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必须要先营造出优势的教学环境,并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确保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欲望和动力与教师进行学习互动,以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能够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备课,整个课堂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走。由此做到转变课堂主体角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了解,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找到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带来支持。

例如在进行《白鹅》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关于鹅的视频资料,资料中有的鹅憨态可掬惹得学生哈哈大笑,有的鹅气势凶猛让学生望而生畏,有的鹅则优雅端庄让学生感到羡慕。在此基础上,我引出课文中的“白鹅”让学生进一步产生探究兴趣,由此来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感
        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的创新和高效课堂的构建都需要以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感作为基础,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甚至是存在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为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好的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开展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教学引导,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以《亡羊补牢》教学为例,课文内容是通过寓言故事向学生讲述道理,小学生在生活实际和学习活动中都接触过相关的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活动中笔者会为学生提出问题“养羊人的态度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这个故事最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你是养羊人你会怎样做?”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明白学习任务,然后笔者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亡羊补牢的动画片,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中感受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完成该部分学习探究后,笔者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问题回答,学生既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会被充分激发,对于课文的理解效果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保障,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三)运用趣味性训练强化学生知识掌握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趣味性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丰富,更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活实际问题解决,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通过趣味性训练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有效性。以笔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在进行人物习作教学时,笔者会让学生以教师为写作对象,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教师进行细致全面的描写,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进行互相描写,或是描写自己的亲人朋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求写作元素,从而加深学生的生活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提升写作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语:传统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加以深入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灵活运用,深化落实素质教育指导,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庾娟.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9, 000(001):P.185-185.
[2]陶玉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6):144.
[3]范学梅. 利用微课教学手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新课程·上旬, 2019(13):1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