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树炜
山东省寿光世纪教育集团 262700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中也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明确规范,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已成为长期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顽疾”,对此,广大语文教师做出了无数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群文阅读教学法、比较阅读教学法、整本书阅读教学法等。本文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实施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质、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
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人们在面对海量的、庞杂的数据信息时,若能够快速的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则必定能够占得先机。信息分析能力与人的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方法之一,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始终不如人意。对此,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总结与探索。
1.明确整本书阅读对象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进行阅读,而不是以往阅读教学中针对某一篇文章的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更长的教学周期,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好地自制能力、更高地阅读水平。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正确选取整本书阅读对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分为低年级段(一二年级)、中年级段(三四年级)、高年级段(五六年级)三个不同学段,学生所处的学段不同,其社会认知、文学储备、阅读水平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规律、阅读能力来明确整本书阅读对象。此外,在明确阅读对象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班级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喜好。同时还要考虑所选阅读对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帮助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终效果。
例如,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选择篇幅短小、图文结合的绘本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由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有限,而绘本读物则主要以图画为主,有限的文字也只是作为图片的补充说明而出现。绘本读物的这一特点恰好符合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低年级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也更加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鲁拉鲁先生的院子》、《魔法师家的小精怪》、《古利和古拉的神秘客人》等都可作为一二年级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对象。而针对中年级段的学生,教师拓展教材中的节选片段,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年级段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阅读纯文字文本的能力,但也是要以阅读作品足够有趣为前提的。
所以,教师可选取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作为中年级段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对象,如在学习完部编版三年级教材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两则寓言故事后,教师便可趁热打铁,为学生推荐《中国寓言大全》作为整本书阅读对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学习成语知识,明白其中的道理。而针对阅读能力已经相对稳定的高年级段学生来说,教师可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推荐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并为其制定细致、明确的阅读计划。
2.指导整本书阅读过程
在针对某一篇或某一片段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会采取泛读、精读等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并带领学生对文本内容中的生字词、写作手法、结构特点、重点句式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但是这种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并不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来说,完成整本书阅读要用时一个月左右,有效地阅读方法与技巧,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获得阅读成就感。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例如,通过默读、泛读等,进一步明确需要精读范围;在阅读意思浅显或不重要的内容时,略读即可;而在阅读内涵丰富或寓意深远的部分时,可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并根据上下文内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另外,在整本书阅读中断时,尽量在某个章节阅读结束后进行中断,以免由于随意中断而导致学生记忆混乱,影响学生对作品的整体认识。在阅读不同体裁的文本时,应灵活选择阅读策略,比如我们经常会接触的小说阅读、名著阅读等。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由于此文出处《三国演义》对小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教师便可将整本书阅读对象拓展为《幼三国》,引导学生梳理《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发生的脉络以及人物关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梗概。
3.组织阅读讨论
阅读讨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是促进学生实现文字知识内化、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整本书的阅读讨论,并表示针对其中某一章节的细化讨论,而是引导学生着眼于整体,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进行分享与交流,是基于学生的自读、自悟而进行的,所以,整本书阅读的讨论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收获的过程。以《幼三国》(一卷)的阅读为例,不同学生对此书的阅读体会也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学生喜欢书中描述的英雄故事,有的学生则被其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所吸引。但无论学生发表哪种阅读感悟与观念,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并相信随着学生阅历与经验的日益丰富,他们必然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进行解读。
4.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积极研究整本书阅读有效策略,以不断改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策略[J].江西教育,2020(03):47.
[2]江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读整本书[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