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芳
山西省寿阳县第四中学校 045499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极思考,唤醒学生的个性发展意识,结合现实生活体验感受文章的情感,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尝试把内容情境化,跟文章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引言
体验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等,对具体的教学氛围、场景等进行引入和创造,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真实,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语文能力和阅读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探讨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以期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特点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反思,观察身边生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目标。体验式教学跟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关系十分密切,跟需要阅读的文章内容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于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自己通过阅读来理解和想象,深入感悟文章内容,提升阅读水平。例如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时,文章以议论文为主,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重点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情感和写作语言,体会文章含义,得到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关于孟子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孟母断织》,为学生总结至今人们仍在使用的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等,最终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鱼我所欲也”,引出课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对于孟子产生更加立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措施
2.1营造出自主学习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站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跟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适当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点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落实到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并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传授的,也不是查阅资料就能够掌握的,而是需要结合大脑思维的运转,针对阅读文本产生初始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不断的分析和领悟,能够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含义,形成自己独特的读后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阅读体验,通过简单的文章阅读之后就开始进行文本教学,学生在被动教学中逐渐丧失了初次阅读领悟能力。例如在阅读《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在学生第一遍阅读之后,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第一遍阅读之后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通过阅读对文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在这段时间讨论得出的信息,也是学生的阅读初次体验和感受,往往也是文章想要为读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引导,能够让学生顺着自己的体验感受,不断地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2.2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体验情景
在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通过说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相应的情景铺设,而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的这篇文章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心思想。例如,在学习《杨修之死》这篇文章时,由于其是一个故事型阅读,并分为很多的人物,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每一个人承担一个角色记住其台词,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小组。通过这种方法创设《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的体验情景,对于参与演出的同学来讲,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甚至可以记住每一位人物的台词;对于观看的同学来讲,自己同学的表演能够极大地激发起自己的欣赏兴趣,更为认真地了解这篇故事当中都有哪些角色,且不同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再次编写,认真揣摩与分析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在特定情景之下,这句话应当以什么样的语气说出来,等等。
2.3精读积累,引导学生储藏文章的精华部分作为长久的生命体验。
所谓精读积累,即背诵、抄录课文中内涵丰富、章法高妙的部分。这一环节是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的环节。由于语文学习具有整体性,经典文章本身是最重要的语文知识,因此背诵抄录是积累语文知识的根本方法,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语文素养培养积淀来看,把经典文章、段落背诵抄录下来,是语文学习的最大实效。宋代程颐说过:“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对于经典文章,有限的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能随着生命体验的深入而深入。举个简单例子,孟郊的《游子吟》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内涵,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而愈加深刻,而学生年纪很小的时候,只能生硬地理解表面意思,其丰富的情怀无论如何是很难在内心产生的。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下来。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需要师承。
2.4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体验式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还是让学生进入到文章和作者的世界,来体会其当时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并在其中学习到自己可以用到的技巧或者是风格。因此教师要想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世界,不能够光靠理性的分析,而是要靠想象和才华的培养。之前的应试教育在慢慢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应当想办法恢复学生的活力,使其能够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这件事情。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著名文章续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文章一个奇妙的结局。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再次寻而不得则没有后续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渔人再寻而不得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能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够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阅读当中并进行参与,提高参与感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结束语
实施“体验式”语文教学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有效探索,是对语文教育民族化理论的积极尝试。初步构建体现语文教学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适合语文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使语文课堂成为“声韵悠扬,情思深挚”的文化传承平台,使语文学习“含英咀华,读写一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引领广大教师做真正有情怀有语文素养的读书君子,只有广大教师真正热爱生活热爱语文,才会使“体验式”语文教学焕发自己独有的生机与活力,进而让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最值得尊重的国家基础科目。
参考文献
[1]赵均芳.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19(10):5.
[2]周艺娟.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34-35.
[3]夏安.探讨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9):241.
[4]鲁亚敏.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6(18):38.
[5]马如永.浅析初中语文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6(22):69.